-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院系速遞
- 非遺課程進北服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問題與對策》
- 2018-11-02
- 來源:美術學院
- 作者:孫雪潔
- 編輯:宋冰瀅 劉慧
- 閱讀次數:
-
10月22日,由北京服裝學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共同舉辦的民族服飾制作技藝研修班開班典禮在北京服裝學院舉行。開班儀式結束后,原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巡視員,國家非遺展示保護基地專家委員會主任馬盛德作為本次研培班的開班第一講,給學員們帶來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問題與對策》的專題講座。

他從宏觀角度向學員們闡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保護政策、法規、現狀、問題及對策,以及十余年在非遺保護工作實踐與積累中的“中國經驗”,層層遞進、深入淺出,并詳細介紹了非遺保護方針、四級名錄保護制度基本形式、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制度、傳承人認定的意義、非遺保護的四種方式等各類非遺相關知識。

由于多年在非遺保護工作的一線,馬盛德研究員不僅僅列舉了非遺保護工作相關的詳盡數據,作為同樣來自于少數民族的他,對我國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感受頗深。各族人民在不同的自然生態環境中,創造出了地域特色鮮明、風格各異、歷史悠久的多彩的民族文化,充分體現了“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了一方文化”的特點。他通過一段段精彩的視頻與學員們進行分享,讓學員們增強了濃濃的文化自信。

除了對于非遺相關政策宏觀的闡述外,又從微觀角度與學員們分享了“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的生動案例。基于非遺項目與現代生活相融合難、不能滿足人們新的需求,隨著人們的文化觀念、審美能力、鑒賞水平等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追求多樣化、時尚化、品質化成為時代特點,關注時代性是文化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他拿出多年收藏的“寶貝們”——非遺元素與現代設計轉化后的衍生品,很多都是利用新疆文化符號的創新轉化。以一個個匠心獨運的衍生品來告訴學員們,非遺傳承及保護要關注與“現代”生活的關系,只有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方可存活并得以傳承,基于這樣的意識后,在新時期提出“非遺走進現代生活”這一重要理念,無疑是具有重要意義。

兩個小時的講座,現場氣氛熱烈,宏觀和微觀結合,深入淺出,在開班第一課上激勵著大家在非遺道路上的探索。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