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院系速遞
- 風骨·致敬鄭板橋——付少雄金屬藝術展在興化鄭板橋紀念館開幕
- 2024-01-12
- 來源: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
- 作者: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12月28日,作為第十六屆中國·興化鄭板橋藝術節的系列活動之一的風骨·致敬鄭板橋——付少雄金屬藝術展在興化鄭板橋紀念館開幕,展覽由鄭板橋紀念館、北京服裝學院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韓美林先生題展。

展覽場景
展覽開幕式在板橋道情劇場舉辦,出席嘉賓有著名銀器收藏家、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劉玉平,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專家組組長、北京服裝學院教授鄒寧馨,中國國家博物館外國文物部主任丁純怡,著名學者、文藝評論家費振鐘,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東華大學教授劉燦明,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鈔子偉,南京工程學院副教授、工藝美術專業負責人王京成,故宮博物館院文保科技部修復師許德豪,國家二級美術師郭海潮。興化、泰州兩地相關領導及文藝界人士百余人到場祝賀。

興化鄭板橋紀念館館長汪友誼致辭

劉玉平致辭

鄒寧馨致辭

費振鐘致辭

北京服裝學院助理教授付少雄致答謝詞
展覽作品擇取鄭板橋藝術創作中的精粹,分為:竹石、簡異、難得、關情四個專題,共四十二件/套作品。摹自鄭板橋繪畫作品的《竹石圖》《蘭梅竹菊圖》《竹韻》等作品,壺體采用純銀鍛造成型,部分輔以鏨刻裝飾,杯子采用黑檀木包銀或雙層銀胎設計,審美與實用構成一體。“逍遙游·溟”石系列作品,采用傳統的錫器工藝,實現了傳統錫器造型與太湖石的天然融合。“逍遙游·鵬”“逍遙游·鳩”系列作品通過對器型的重新設計將當代藝術的表現方式介入金屬工藝中來,對傳統的典型錫器進行解構和轉化,產生一種不安定且具有運動感的形態,進而體現傳統與當代、手工與機械、學院與民間、東方與西方因素的融合。《模范》系列則采用傳統匠人的石頭制磨具澆鑄而成,外部保留澆鑄的表面肌理和銅烙鐵焊接的痕跡,內部精工細作講究實用功能,天然去雕飾的外表與精致適用的內核,體現板橋質樸的深刻意蘊。“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板橋先生的“枝葉”情懷,也深深刻印在付少雄作品的靈魂里。本次展出的國家級大賽獎杯設計、京張高鐵站金屬壁畫設計都具有濃郁的區域特色,體現了設計師清孤之外深沉溫厚的入世情懷。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專家劉玉平表示,本次展出的付少雄金屬藝術作品力求展示文人情懷匠人精神于現代藝術設計里的時代特征,通過具象與抽象、虛與實、古與今、傳統與現代遙遙相望,形成一種跨越時空的觀照與對話、碰撞與交融,是對板橋風骨在當代的重新發現與闡揚。
展覽受到當地市民的熱烈歡迎,人民網、央廣網、中國日報、中國網、新浪網、搜狐網、環球網等多家媒體對此次展覽報道。


展覽現場

市民觀展

韓美林教授題“付少雄金屬藝術展”
部分展覽作品


《竹石圖》聯想,純銀、黑檀,2023(付少雄×夢祥盛世)

竹韻Ⅰ,純銀、黑檀,2023(付少雄×夢祥盛世)

竹韻Ⅱ,純銀、黑檀,2023(付少雄×夢祥盛世)

《蘭梅竹菊圖》聯想,純銀,2023(付少雄×夢祥盛世)

逍遙游·溟Ⅰ,錫、黑檀,2018

逍遙游·溟Ⅱ,錫、黑檀,2018

中國風骨,黃銅、黑檀,2019

逍遙游·鵬Ⅰ,錫、柏木,2015

逍遙游·鵬Ⅳ,錫、柏木,2015

逍遙游·鳩Ⅱ,錫、黑檀,2022

模范Ⅰ,錫、黑檀,2023

模范Ⅱ,錫、黑檀,2023

逍遙游·鯤Ⅱ,錫、黑檀,2017

韻律·火,銀,2017

逍遙游·氣Ⅳ,錫、黑檀,2023
付少雄簡介
付少雄,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學博士,師從著名藝術家韓美林教授。現任北京服裝學院助理教授、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評審專家、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金屬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
作品曾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首屆全國工藝美術大展等展覽,曾獲第八屆中國現代手工藝學院展優秀獎。作品由國家藝術基金、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機構收藏。主持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人才資助項目1項,參與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1項,主持中國槳板公開賽獎杯設計、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獎杯設計、京張高鐵北京北站清河站大型金屬裝飾壁畫設計,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廣場及彩車設計、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中央代表團禮品設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中央代表團禮品方案等重大設計項目。學術論文《維多利亞時期金銀器技術變遷與大規模生產》入選設計學權威雜志《裝飾》2020年度十佳論文,《清代砂胎錫壺興盛的成因分析》獲第七屆民間工藝美術論文“鄉土獎”三等獎。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