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人物專訪
- 校友筑夢冬奧 | 一朵雪花的中國式浪漫——專訪北京2022年冬奧會閉幕式服裝總設計師習景凱
- 2022-02-28
- 來源:國內合作與校友工作處
- 作者:國內合作與校友工作處 圖片:習景凱團隊 網絡
- 編輯:宋冰瀅 李冰
- 閱讀次數:
-
剛剛過去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給大家留下了不少難忘的記憶。2月20日的閉幕式在“世界大同”的和合歡慶氛圍中將“一朵雪花的故事”主題浪漫續寫,以一場令人驚嘆的唯美藝術盛宴為這場全球矚目的運動盛會劃上完美的句點。
承擔這次閉幕式服裝總設計師的是北京服裝學院2010屆校友習景凱,他與他的團隊承擔了閉幕式表演服裝的設計和制作工作,向全球的觀眾展現了中國式浪漫審美和大國自信。

雪花元素貫穿始終
“一朵雪花的故事”將冬奧會開閉幕式無縫連接,但閉幕式承載的功能與意義和開幕式不同,習景凱的設計團隊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延續開幕式的雪花主題之上,演繹出閉幕式的個性化審美。“閉幕式是各國運動員歡慶告別的盛會,相比于開幕式更加溫馨、親民,視覺上也會更活潑前衛一些,凸顯出世界各國融合團結、一起走向未來,期待更好明天的意愿。作為一場‘現代’的冬奧會,我們在設計上也是以現代的、簡約的、更國際化的語言去詮釋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習景凱如是說。
冬奧閉會幕式上每個環節的服飾設計都以雪花為主題,在簡潔、現代的設計基調之上,凸顯和升華了每個環節的主題與審美意境,為整個閉幕式的視覺呈現和文化輸出做出了令人擊節的藝術貢獻。


彩排現場
浪漫的中國元素與中國情懷

閉幕式開場《點亮》兒童服裝
據習景凱介紹,開場環節服裝的靈感來源于極光和星星的光芒交相輝映下的童話冰雪世界。設計上采用了中式廓形,在右衽、對襟、立領、盤扣等傳統服飾元素基礎上融入虎頭帽作為配飾,富有虎年大吉的寓意,在帽子上繡有各式寓意美好的吉祥紋樣,傳遞著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向往。


雪花輪廓青年服裝
引導代表團旗幟和運動員入場的表演青年是整個冬奧會閉幕式極其重要的“環境氛圍”,此套服飾設計立意于中國經典傳統紋樣“祥云”元素,祥瑞之云氣,傳遞的是吉祥、喜慶、幸福的愿望,祥云迎接運動員入場寓意著以中國最美好的祝愿迎接世界各地的運動健兒們。
閉幕式所有運動員在入場后站在象征著吉祥如意的中國結圖形上,與化身美好祥瑞之意的雪花輪廓表演演員交相呼應狂歡在一起。世界人民與吉祥美好的未來緊緊相擁,奧林匹克運動會如同中國結,也如同雪花不可分割的花瓣輪廓,帶領世界人民團結在一起,共筑美好未來。


《折柳寄情》女青年服裝
集合了中國古典意象之美的“折柳寄情”成為閉幕式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環節,一曲悠揚的《送別》讓這無言的告別時刻盡顯東方式的浪漫審美。習景凱對這一環節服裝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人對緬懷獨有的思考:“圍繞著一曲‘長亭送別’的旋律,萬千生命的‘靈’與‘念’化身為春日里的柳樹精靈,她們舞步翩翩,輕柔且夢幻。仿佛展開了一個浪漫又唯美的畫卷,是極具民族深情且浪漫的一種中式的風格表達。”

兒童合唱團
在中國式的浪漫送別儀式之后,真正的告別時刻來臨。孩子們身上的雪花造型服飾靈感和開幕式的服飾一樣來自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蔚縣剪紙》,不同的是開幕式上孩子們頭上的“虎頭虎腦”元素換成了“年年有余”,以中國傳統民俗的美好寓意將年復一年的祝福送給全世界各國人民。孩子們天籟般的歌聲也像衣服上的雪花元素一樣純潔無暇,令人動容,歌聲中飽含著對世界各國人民的珍貴友誼的歌頌和對美好明天的期待,將“一起向未來”的奧運主題以簡約而唯美的表演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熄滅奧林匹克主火炬》執旗手服裝

致敬雙奧之城——冬奧會主火炬臺緩緩下落與夢幻五環在空中相遇
當主火炬熄滅,每一個國家的旗桿亮起,映照出執旗手服裝上的煥彩雪花,“在整體設計上我們希望傳遞的是中國人對于雪花即浪漫又前衛的思考,當執旗手身著雪花勛章制服,守護著各國國旗在地屏上劃出炫彩的極光色國旗倒影,寓意每一個執旗手都是雪花侍衛,守護著冬奧參與國國旗,也守護著世間每一朵雪花。”習景凱介紹說。
開幕式上,冬奧火炬由各國的小雪花匯聚而來,如今在閉幕式又帶著中國的祝福和“一起向未來”的希冀,被送達到每個國家, “一朵雪花的故事”以最浪漫和鼓舞人心的方式完美收官。

志愿者歌手服裝
特殊材質造就夢幻效果
為了配合場館地屏打造最佳效果,閉幕式中的服飾材料都經過了無數次的挑選與修改。
《點亮》作為閉幕式第一個環節,這件衣服在視覺呈現和文化意蘊上承擔著極其重要的任務,冬奧會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對此更加嚴苛,經過多次推倒重做,最終選用高反光亮片材質配合一朵朵鑲嵌其中的雪花,自帶晶瑩剔透的反光屬性,呈現出冰雪、極光、與星空感。一個個小小的亮片就像漫天閃耀的星辰,一片一片的光影就象那燦爛的極光。當觀眾看見每一個小朋友手持冰燈,如同天使緩步而行時,心中便會不由自主地涌現“萬千美好,都向你奔來”。

《點亮》
《折柳寄情》服裝造型設計,習景凱簡約凝練出冰雪逢春,生命輪回周而復始的概念,為了突出冰雪的視感,材料上選用了一款自帶冰晶反光質感的纖維絲面料,同時為了突出“春”與“輪轉”的東方意象,視覺上運用了“芽綠”做漸變暈染效果,晶瑩的柳條倩影隱約的浮現在“春意”當中,傳遞出冰雪解凍、生機漸起的視覺意象,讓人充滿期待。

《折柳寄情》
執旗手服裝設計的靈感源于雪花,習景凱說:“我們圍繞雪花的形態我們進行分形取象,對其基本幾何形態提取、延展、簡化、進行現代化的處理,探究雪花其基本的幾何形態美。并利用這一簡單的幾何形態進行有序的重復組合,進行一個不對稱式的延展布局,在每一位執旗手身上匯聚成一片片幻彩極光色的雪花勛章。配合發光旗桿,服裝上每一片雪花瓣都能折射出極光星耀般的光感。”


執旗手服裝細節
完美背后是不斷打磨細節的艱辛
節目完美呈現的背后是多少個日夜的艱辛付出。在離最后一次彩排只剩兩天時間時,習景凱接到《點亮》環節要增加51名表演兒童的通知,這需要團隊在兩天時間內趕制51套衣服。但那時整個北京沒有服裝材料,四處輾轉之后終于在廣州找到,最終完成制作僅用了28個小時。
之后,閉幕式上的入場運動員人數將從原本預估的600人增加到2500人以上,這樣一來人數超過原計劃4倍的運動員必將沖破雪輪廓的站位,給運動員引導工作增加了難度。在距離閉幕式僅剩一天的情況下,習景凱當機立斷,將原本三套不同顏色的演員服裝增添到六套,如此一來更多色彩相互區隔卻又彼此融合,不僅讓輪廓演員的站位更清晰醒目,也讓這個來自不同國家運動員的狂歡環節在視覺上更具煥彩流動之感,寄予世界大同一起向未來的美好寓意。
除了卓越的創意設計能力,團隊高效的執行力也讓奧組委看到了令人驚嘆的“中國速度”。

習景凱與張藝謀、視覺藝術總設計師蔡國強合影

總導演與閉幕式導演組

冬奧會開閉幕寶榮團隊
為世界帶來一場“中國風”
采訪最后,習景凱感慨道:“2008年我有幸成為一名北服奧運志愿者,14年后,我正式加入冬奧會主創團隊讓夢想開花,這一切都離不開母校的栽培。四年的北服時光雖短暫,但我收獲了很多。感謝北服的老師們辛勤授業和同學們的友愛支持,他們在我迷茫時給我指引方向,在我想放棄時給了我堅持向前的勇氣!北服,如燈塔一樣照亮我的追夢之路,那永遠是我人生中最珍貴幸福的回憶!”
在近幾年國家重大事件中我們越來越多的看到北服與無數校友的身影。他們在做的不僅是輸出中國設計,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國獨有的人文情懷與厚重的文化底蘊。
北服多年來始終重視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承,在時尚中展現傳統,在傳統中走向未來,世界舞臺頻頻涌現北服學子的身影,相信傳統與時尚的完美結合將會在世界卷起一場又一場“中國風”。
習景凱簡介
2010年以畢業設計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于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針織班,獲得全額獎學金赴哥本哈根SAGA FUR學習皮草設計。
2011年獲全額獎學金赴法國巴黎PAA學習高級時裝設計與工藝。
回國后服務于高級定制品牌同時任教于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師從非遺繩藝大師趙占強,潛心學習傳統手工藝。
2016年組建團隊創立漢笙ART,致力于中國原創設計和傳統技藝創新推廣。
2017年開始服務于影視造型設計等相關工作。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