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_BD英语神马影院手机在线

您的位置: 首頁 > 黨建思政

字號: A A A

  • 【2021迎新季】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 校黨委書記為2021級研究生上開學第一課
  • 2021-09-08
  • 來源:黨委學生工作部
  • 作者:馬建軍 攝影:張邁建 馬建軍
  • 編輯:宋冰瀅
  • 閱讀次數:
  •   9月6日上午,北京服裝學院2021級研究生開學典禮儀式結束后,460名新同學正式開啟了在北服的研究生學習生活。迎接他們的開學第一課尤為特別,那是由校黨委書記周志軍帶來的“更美好的生活與更好的自己”專題授課。

     


      周志軍首先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向2021級研究生新同學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她用了一組數據開場,她說:在座的460名同學,其中80%是女生,25%本科就在北服就讀。同學們分別來自全國214所高校,從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希望大家在研究生階段,比本科生階段有更寬的視野和更高的格局,認真思考在未來兩年半的學術研究和美好生活的歲月,如何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



      “提到北京服裝學院,大家會想到什么?”周志軍向同學們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并通過視頻展示了在剛剛結束的東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運動員入場的畫面。代表團身穿的紅色入場服,正是由北服的賀陽和楊慧老師主導設計的。這一次的服裝設計,結合了包括小立領、牡丹文樣等多種中國傳統元素,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同學們將來在研究的過程中也會接觸到這類的設計。


     

      隨后,周志軍帶著大家回顧了北京服裝學院的建校歷程。她講到,北京服裝學院的前身北京紡織工學院成立于1959年,為滿足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應運而生。建國初期,在物質產品匱乏的年代,黨和政府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解決了百姓的穿衣用布問題。她用“布票、假領、的確良”這些特殊的歷史名詞為例,進一步闡釋了1956年黨的八大報告中所指出的這一時期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而落后的中國紡織服裝業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這個階段社會主要矛盾,這期間中國紡織服裝業的發展重在解決“有沒有”問題,關系到“有衣穿”這一迫切的現實需求。

      隨后學校幾經更名,幾經易址,1987年由北京化纖工學院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名稱的變化,顯示出學校順應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發展變化,適應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求。周志軍向同學們展示了北服的校標設計,那是以古代衣字徽標為主題結構的設計,象征著我國古老文化的光輝燦爛。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取得了重大的進步,我們的國家也經歷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到美起來的巨大變化,這時候學校的目標就是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奮斗。學校的使命從工程為主,到藝術、工程共存融合的重大轉型,成為中國服裝界的“學院派”,并承擔航天、奧運、國慶等重大活動的服裝設計任務。 



      緊接著,周志軍通過播放學校宣傳片,帶領同學們直觀感受北服人對現代生活美學的闡釋。同時她講到,“面向未來,作為全球的紡織服裝大國,中國紡織服裝業將依托產業優勢,牢牢把握數字經濟時代,以科技創新為依托,以中國文化創作為時尚引領,構建與世界時尚并行的中國時尚發展新形象,打造富有中國基因和特色的世界服裝時尚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進一步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周志軍講到,我們理解,在“四個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服裝、服飾實際上是文化自信的載體與媒介,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顯性標識之一。

      2019年經教育部批準,北京服裝學院由理工類院校調整為藝術類院校,建設高水平特色大學。周志軍講到,這次辦學類型的調整,凸顯了新時代北京服裝學院堅持為“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設計。她從立德樹人、學術報國、文化傳承、社會服務、國際交流等方面講述了北服人的具體實踐,現場為大家一一介紹了APEC會議領導人服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群眾游行方陣服裝以及北京服裝學院黨委推動實施的新時代中國鄉村勞動者服裝設計暨美好生活時尚工程。

      隨后,周志軍向同學們介紹了北服的學科領軍人物、十佳設計師和優秀校友代表。對于未來,她希望同學們注意學習國家的大政方針、融入到更大的視野過程中。同時要從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的需求體系、圍繞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等多角度進行深入研究,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的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這是北服人的職責和使命。 

      在講課的第二部分,周志軍為同學們講述了如何才能做更好的自己。首先要愛自己。讓自己更好地生活和發展,生命來之不易,世界讓我們成為獨特的自己,就是我們存在的最大的價值。她希望大家能夠珍惜生命,尤其是遇到困難,遇到不順心的時候,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把自己的內心鍛煉得更加強大。

      其次是做自己,這其實并不算簡單。每個人的獨特性都是不可替代的,而這些才是最珍貴的部分。周志軍希望大家能夠堅持自己的真正的理想,保持初心,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為他人需要的同時也獲得自身的成長。

      第三是做更好的自己。周志軍講到,勇敢、自信、獨立、包容、愛學習、堅持這六種精神,將幫助同學們做更好的自己。自然賦予你生命,要特別珍惜,特別愛護,給生命更好的成長環境,讓你的生命發揮最大的潛力和價值,真正去做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這樣我們就會突破小我的范圍,融入到國家、社會甚至是世界的大我里面,才能讓彼此獲得更好的成長。


    現場問答環節


      講課的最后,周志軍希望能跟同學們共同成長,一起在北京服裝學院這樣一個沃土上汲取更多的營養。同時通過同學們的學術、專業、能力、服務和奉獻,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她講到,學校的校訓是“與美同行”,希望同學們各方面都越來越美,祝大家生活愉快,學習順利。

      周書記的開學第一課,溫婉大氣,又不失幽默感。通過近兩個小時的精彩講述,同學們聽到了北服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也深刻感受到“與美同行”的校訓精神和自己身上的責任和重擔。課后,周書記還和同學們進行了現場互動交流,并就在北服學期期間,如何讓專業適應新時代的變化、學校轉型后對傳統工科的支持和藝術與工科如何平衡等問題為同學們進行了專業細致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