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講座
- 2020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中華民族服飾藝術展覽》
- 2022-09-23
- 來源:美術學院
- 作者:美術學院
- 編輯:宋冰瀅 李冰
- 閱讀次數:
北京服裝學院承擔的2020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中華民族服飾藝術展覽》,在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橙石(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神州天工展覽服務有限公司等合作單位的共同協作下,于9月19日至10月15日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展出。9月26日下午14:00將在恭王府博物館舉行“衣冠萬千——中華民族傳統服飾藝術研討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創新,強調要不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與精神,并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活起來;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中國是一個衣冠大國,有著悠久燦爛的服飾文化,中華民族服飾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京服裝學院長期以來注重中華民族傳統服飾文化的探尋、保護、傳承和創新,不斷培養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研究創新人才。基于多年的努力和積累,學校申報的“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研究”項目獲批201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自2018年以來,北京服裝學院主辦了兩次“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際研討會”、兩次“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研究論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得到了社會和學界的高度贊譽。
2020年北京服裝學院獲批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中華民族服飾藝術展覽》,旨在面向社會廣泛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服飾文化,向世界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搭建中國服飾文化研究、交流、傳播、創新應用的良好平臺,展示基于傳統服飾文化的創新設計,為社會服務,為產業賦能。
精美的民族服飾造就了豐富多彩的風格,也是文化自信的基礎構建。各民族的服飾文化不僅保留和展示了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體現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感染力,更是中國現代時尚發展最深厚的根和魂。
《中華民族服飾藝術展覽》以傳統民族服飾藝術為主題,展示了百余件傳統民族服飾及現代設計師基于民族傳統服飾元素進行創新設計的時尚服飾。展覽分為靜態與動態兩部分:靜態展主要從“禮之盛”“族之魂”“藝之巧”“天之賜”“傳之承”這五個單元展示民族傳統服飾的禮儀之盛、文化之崇、工藝之巧、材質之豐和時尚之美;動態展覽主要展示以中國傳統元素進行創新設計的時尚服飾,讓傳統文化真正融入當下的生活,在時尚設計中獲得新的活力。
部分展品欣賞

清 黃織錦江崖海水紋龍袍 正面

清 紅緞八團梅花團鶴紋吉服 正面

丹寨白領苗套裝 正面

貴州榕江縣平永鎮苗族祭服大百鳥衣 背面

漢族緞地盤金繡海水牡丹紋女子喜服套裝

赫哲族魚皮衣

喀爾喀部落阿巴蓋徳勒套裝 正面

清 潮州墊繡盤金人物法衣 背面

清 云南省富寧縣彝族白花稞支系女盛裝 蓋帕

清 云南省富寧縣彝族白花稞支系女盛裝 全身

清 緞繡八團花卉紋吉服袍料 正面

四川大涼山美姑縣柳洪彝族女盛裝 正面

新疆柯爾克孜女裝袷袢

云南曲靖彝族女裝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