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_BD英语神马影院手机在线

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講座

字號: A A A

  • 預告!時尚+非遺——第四屆時尚策展論壇暨《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項目結項論壇
  • 2025-10-27
  • 來源:民族服飾博物館
  • 作者:民族服飾博物館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1.jpg

    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活態載體,時尚是當代文化創新表達的重要語言,策展則是連接二者、實現文化傳播與價值轉化的關鍵橋梁。為進一步推動非遺資源與時尚產業深度融合,探索非遺主題時尚策展的創新路徑、實踐模式與未來方向。在第二十一屆“科學?藝術?時尚”節期間,由北京服裝學院聯合博物館頭條精心策劃,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北京博物館學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的“時尚+非遺——第四屆時尚策展論壇暨《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項目結項論壇”將于2025年11月1日在北京服裝學院舉辦。

    論壇將圍繞著“時尚+非遺”主題展開,從多個領域邀請具有革新意識的策展人、非遺傳承人、設計師與學者,打破領域邊界,分享最前沿的實踐案例與策展理念,共同探尋傳統技藝在時尚敘事中的新語言,激發非遺生生不息的靈感火花。作為“時尚策展論壇”的全新篇章,本屆論壇以更開放的姿態回應當下,在策展的語言中尋找非遺與未來的共鳴,讓傳統的溫度,在新的審美與策展語境中重新閃光。


    主辦方

    北京服裝學院

    博物館頭條

    承辦方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

    北京博物館學會非物質文化遺產

    (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

    民盟朝陽區北京服裝學院支部

    支持單位

    中國民主同盟北京市朝陽區委員會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當代振興傳統手工藝研究與保護中心


    // 論壇時間

    2025年11月01日(星期六)上午場:9:00-11:30

    下午場:14:00-17:00

    (具體研討時間以現場安排為準)   

    // 論壇地址

    北京服裝學院藝術樓二層圓桌會議室       

    // 規模形式

    線下舉辦+線上直播

    // 報名預約

    2.jpg

    (現場需提前報名,臨時參會無會議資料手袋領取)

    // 溫馨提示

    1. 一個預約名額對應一名參會成員;

    2. 請提前10分鐘到北京服裝學院藝術樓一層前臺簽到。


    致辭嘉賓

    鄒游

    北京服裝學院副院長、教授  

    博士生導師

    3.jpg

    北京服裝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服裝設計、設計管理及國家形象創新策略。

    中國美術家協會服裝設計藝委會主任,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北京市長城學者。

    70周年群眾游行服裝總策劃、總設計,建黨百年慶祝大會服裝設計負責人,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委會制服裝備專家委員會委員,202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合唱團服裝總設計。

    國家藝術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負責人,主持橫向課題多項。2022年獲北京市“四個一批”人才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1年獲選第九屆“首都十大教育新聞人物”,北京市籌備和服務保障70周年慶祝活動“先進個人”。出版專著及國家部委級“十一五”到“十三五”規劃教材多部,并獲國家級精品教材,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在中國國際時裝周及國際時裝周上舉辦個人專場發布會近二十場。多次受邀在國家大劇院等國家級院團的經典劇目中擔任服裝設計。

    孫冬寧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學術院長

    4.png

    藝術學博士,文化和旅游部優秀專家(非遺策展);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學術院長,《中華傳統技藝》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等高校特聘教授、研究生導師。先后擔任中華傳統技藝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囯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文化和旅游部高級職稱評審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專家組成員;國家藝術基金專家組成員;住建部中國傳統村落專家組成員;北京中軸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組組長;北京國際非遺周策展工作專家組組長。

    第五屆、第六屆、第八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總策展人;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名錄名冊項目展示活動總策展人;錦繡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系列活動總策展人;河和之契-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示周總策展人。

    關立新

    北京服裝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院長

    5.png

    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院長,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實學研究會社會美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市朝陽區海聯會理事。研究方向:立體造型表現、佛教雕塑研究。曾獲“北京服裝學院優秀教師”“桑麻基金會獎教金”等榮譽。主持和參與省部級、國家級等項目多項,代表性論文、作品有《日本環境雕塑之管窺》《以龍門石窟為中心淺析中國佛教雕塑的兩大黃金時期》《追憶系列》《源系列》等。

    折彥龍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

    博物館頭條總編輯

    6.jpg

    “博物館頭條”“美術館頭條”新媒體集群創辦人,大灣區博物館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總策劃。從事新聞記者、博物館傳播管理工作十余年。兼任廣東省博物館協會數字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會博物館專委會理事。


    開幕主持

    田輝

    北京服裝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直屬黨支部書記/館長

    7.jpg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直屬黨支部書記、館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服裝設計藝委會委員、北京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博物館協會服裝與設計專委會常委、北京博物館學會理事、北京博協非遺(工藝美術)專委會副主任;主持和參與各類項目多項,發表論文30余篇。


    主題演講

    嘉賓介紹

    曾輝

    中國手工藝術設計展策展人

    / 演講主題 /非遺之美,今日生活

    8.png

    中國手工藝術設計展總策展人,曾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任教,任《設計》雜志執行編輯。曾擔任北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景觀規劃實施處處長。

    策劃歷屆“北京國際設計周”;中國傳統工藝振興主題展”;“中國榆林非遺之城大展”等活動。主持文旅部“中國設計產業發展報告”;“中國創意設計人才報告”課題;出版《設計的故事》《中國藝術美學散論》《城市更新與城市美學》等書。

    鄔建安

    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教授

    / 演講主題 /生生不息的土壤

    9.png

    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教授,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曾參加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并在北京、上海、香港、紐約、東京等地舉辦多次個展。獲得的主要獎項有:“2018年度40 Under 40亞洲卓越藝家”;“2022年度卓越藝術?才獎助”(Asian Cultrual Council 紐約亞洲?化協會)等。代表作品進??都會藝術博物館、波?頓美術博物館、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伯克利美術館及太平洋影像藝術中?、巴?奧斯卡·尼邁耶博物館等館藏。

    沈華菊

    北京服裝學院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項目負責人

    / 演講主題 /非遺展覽生成中的幾點思考

    10.png

    北京服裝學院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非遺策展人。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錦繡中華”中國非遺服飾秀系列活動組委會專家組成員,《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中華老字號·傳統技藝》系列叢書執行主編。

    一直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傳播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藝術基金2022傳播交流推廣項目《錦繡中華:傳統織染繡藝術與生活展》、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4年資助項目《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中華老字號·傳統技藝》。作為核心成員策劃執行文旅部、各省文旅廳非遺相關展覽及大型活動幾十場,諸如文化和旅游部第五屆、第六屆、第八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山東省“河和之契:2021、2023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示周”系列活動、海南省2022-2024“錦繡世界文化周”系列活動。除此以外,執行多項決策咨詢類項目并被政府采納,諸如文旅部非遺司委托《非物質文化遺產策展工作指南》、廣州市委托《廣州傳統工藝分類保護研究》、蘇州市委托《蘇繡傳統工藝傳承發展規劃》等。

    張凡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首飾藝術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制作技藝”傳承人

    / 演講主題 /采金為絲,悅飾心裁—鮮活的非遺傳承造就新時代設計

    11.png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制作技藝”傳承人,中國美術家協會工藝美術藝委會副主任,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首飾設計師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銀器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金屬藝術專業委員會委員,英國珠寶歷史學會會員。

    致力于首飾傳統工藝與文化,非遺創新與數字化研究。先后執行了多個項目,諸如: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青年項目,2021年故宮開放課題,2024年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推廣項目。主要個展:“遺失的寶物現身二十三世紀”(奧斯陸國立藝術學院美術館,挪威,2008);“靈動的符號”(白盒子藝術館,北京,2013);“好金主義”(北京國際俱樂部建外畫廊,北京,2014);“悅飾心裁——張凡藝術首飾展”(榮寶齋美術館,北京,2020);“采金為絲 - 悅飾心裁”(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北京,2024);“悅飾心裁—張凡首飾藝術展”(京都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日本,2025)。主要策展:“山水相鏈”中國-東盟首飾展;“悅飾千秋天地間-花絲鑲嵌首飾設計展”等。在《美術研究》《文物》雜志等核心期刊發表文章十余篇,《光明日報》等發表專題文章。

    王薇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博士后

    / 演講主題 /生成中的傳統:策展與教學的雙重語法

    12.png

    北京設計學會理事、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傳統文化教育專委會顧問專家、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委員、中國流行色協會委員。研究范圍涉及藝術學、設計學、傳統物質文化、設計創新等范疇,主持國家級縱向科研項目3項,參與國家級縱向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2項,省部級及以下科研項目十余項。論文發表包括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EI國際會議,1部譯著出版。實踐方向傾向于探討“傳統語言的現代化轉換的思考與實踐” ,多件作品永久收藏于國家及省部級收藏機構 。

    北京中軸線服飾文化研究展·(北京市規劃館)負責人、北京中軸線文化傳承創新大賽(服裝服飾賽道)負責人。北京朝陽時尚京北新銳青年時裝周負責人;參與“錦繡中華”大型非遺服飾秀;策劃嘉德四季43期;繡品主題拍賣專場負責人;策劃“中國當代雕塑”主題展覽。

    孫華

    設計師策展人藝術家

    / 演講主題 /識別力——關于非遺、時尚、策展的前提

    13.png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從事藝術展覽的策劃設計及藝術演出的策劃導演十余年,為藝術家徐冰在北京、上海、武漢、印尼雅加達設計制作多個具有影響力的大型回顧展(2017-2021年);為舞蹈家沈偉在上海設計制作藝術回顧展和大型藝術展演《融》(2019-2023年);以及備受歡迎的“照常進行——廣軍畫展”(2023年);“羅杰拜倫:荒誕劇場”(2016年)等;為威尼斯建筑雙年展中國主賓城市特約展策展“成都廚房計劃”(2016年);作為總導演為中央美院畢業季創造了轟動一時的“央美西瓜地”(2017年);北京“世界設計大會”開幕式導演(2009年);世界設計大會主題展《設計·生產力》策展(2009年)。

    孫鳳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中國工藝美術館副研究館員

    / 演講主題 /歷史文化空間場域中非遺策展的當代轉化

    14.jpg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學士,英國金斯頓大學策展碩士,Sino-British學者,主要從事策展與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研究。曾就職于中國對外文化集團中國對外藝術展覽公司。曾策劃國家級、國際間交流展覽數十起,例如:中土文化年“內外兼修:中國當代藝術展”;“萌生:中國青年創意設計展拍”;“港澳視覺藝術雙年展”;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盛裝華彩:中國-東盟服飾文化展暨品鑒盛典”;國家藝術基金“國際藝術與創意活動策劃高級人才培訓”;中埃文化年“墨色風華—中國女藝術家赴埃及水墨作品展”;“中國茶室:中國藝術的精神空間”;“象外之景:內地青年視覺藝術聯展”;北京文化藝術基金“乘藝游心:公共藝術展”;InArt隱美術館系列展覽等。近期擔任“五彩錦簇:中華服飾文化展”;“青出于藍:吳元新藍印花布收藏暨設計作品展”;“影戲人間:陜西非遺皮影展”執行策展人。所策劃展覽曾獲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嘉獎。

    王喆

    曼徹斯特時尚學院曼徹斯特城市大學副教授時尚文化與藝術研究員

    / 演講主題 /全球時尚策展中的“非遺”再現:從文化遺產到當代表達

    15.png

    Dr. Zhe Ginnie Wang,英國曼徹斯特時尚學院Manchester Fashion Institute,曼徹斯特城市大學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核心研究員,時尚藝術文化與傳播方向資深講師副教授。本科畢業于武漢大學,武漢大學、愛丁堡大學雙碩士學位,博士畢業于愛丁堡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主攻時尚文化與藝術方向研究,研究主要覆蓋西方時尚設計文化史,時尚與藝術,時裝秀與時尚展覽, 跨文化比較研究等領域。曾擔任時尚與藝術BA(Hons) Fashion Art Direction,時尚傳播BA(Hons) Fashion Communication專業多門課程的本科教學課程組組長,碩士生博士生導師,時尚文化策展人。曾與英國Bloomsbury出版社合作為其時裝藝術與時裝秀線上風格與歷史檔案項目撰寫多篇論文,并在Design and Culture; Fashion, Style & Popular Culture 等時尚與藝術核心期刊上發表數篇論文,且任多個海外核心學術期刊編委會成員。

    宋安

    通草紙花技藝第四代傳人、紙塑藝術家

    北京嘆為觀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項目學員

    / 演講主題 /“紙塑技藝的空間擴展”——傳統技藝在現代藝術展中的變化

    16.png

    通草紙花技藝第四代傳人、紙塑技藝第三代傳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北京市工藝美術師。北京嘆為觀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藝術總監。專注于非遺技藝、文創開發、折紙藝術、紙造型藝術、雕塑、裝置藝術、陳列藝術。嘆為觀紙紙藝工作室成立于2008年,是一個全國性的紙藝愛好者團體,也是國內最早的紙藝術團體。帶領團隊成員多次在國內和國際展出:受日本紙藝協會邀請參加第六屆國際東京紙藝展(歷屆唯一中國籍);受邀“大國工匠中國傳統手工藝展”(米蘭-倫敦-牛津);海南三亞大型紙藝裝置展;北京798藝術區大型紙藝裝置展;北京前門北京坊“和紙展”紙藝裝置展;加拿大溫哥華熊貓大型紙藝裝置展;EXPO2015年米蘭世博會紙藝術家,多個作品被專業日本紙藝博物館收藏。先后原創、編著、翻譯出版紙藝圖書有:《妖怪來襲》《吉澤章的經典折紙藝術》《立體紙藝花朵圖鑒》《川畑文昭的超造型折紙》。2021年中國第一部專業紙藝書刊每年四期的《嘆為觀紙——朝暉、騰名、賀歲、傳馨》系列首年編輯出版發行中。與故宮出版社合作出版故宮紙藝系列叢書。

    李悠然 

    今日美術館展覽策展部負責人

    《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項目學員

    / 演講主題 /非遺展覽的當代性探討

    17.png

    曾任深圳木星美術館策展人、晨畫廊主理人、四季酒店、萬寶龍等多家奢侈品品牌策劃。組織策劃50余場展覽:2025年非遺之美今日生活展;2024年萬人AI展青島分展;瑞士經典設計展;作為花我從來沒敗過-馮唐書畫展;無盡之旋轉James Jean個展;中法文化之春Isabelle Cornaro個展;心域無界廖偉成個展;2019拿破侖中國巡回展;守觀-官其格古代壁畫展等項目。


    學術主持

    王文巖

    北京服裝學院時尚傳播學院時尚傳播系副主任

    “時尚傳播策展實驗室”負責人傳播學博士

    “時尚策展”公眾號創始人/主編

    18.jpg

    曾就職國家大劇院,資深藝術媒體人。《新修辭學視角下時尚策展的雙主線策略模型實踐研究》《媒介視角下的跨媒體藝術》等論文發表于《藝術設計研究》《現代傳播》等CSSCI核心期刊。

    創立“時尚策展”微信公眾號,致力于以時尚、表演、美術、設計的大視覺藝術視野,瞭望、想象、沉思并回應當代社會的文化更新。

    胡小妹

    時尚策展論壇召集人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博士

    19.jpg

    近年來致力于民族服飾色彩與紋樣研究,中國民族服飾文化推廣,以及民族服飾的時尚策展研究。

    曾擔任北京第 29 屆奧林匹克組織委員會文化活動部形象景觀副經理 ;中央美術學院奧運藝術研究中心藝術總監。曾參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整體形象景觀設計,負責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整體視覺形象景觀設計。

    執行策展“采藍——中印藍染考察文獻展”;“圖像民族志——莊學本攝影展”;“絲綢之路——龜茲壁畫藝術展”;“節用?惜物——可持續創新設計展”;“舊夢入衣裳——莊學本攝影及館藏服飾展”;“五彩錦簇——中華服飾文化展”;“云水共振 山海聯通——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期匯報/特別邀請展”等十余場展覽。


    對話嘉賓

    王沖

    北京服裝學院碩士生導師

    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

    20.png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博士,東京大學工學碩士,研究方向為公共藝術,建筑文化。作品“太行 新宇美術館”入選第十四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展,入選第六屆中國青年雕塑藝術展,“數字中國”生成式AI藝術展等;“冰晶之夢”公共藝術裝置落成于深圳地鐵12號線海上田園東站;作品獲德國紅點獎,德國IF設計獎,日本G-Mark獎等國內外設計獎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公共藝術政策助推“城市文化復興”價值研究》核心成員;北京市文化藝術基金《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訓》核心成員;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新時代城市更新戰略中北京公共藝術建設發展研究》核心成員。

    華耀

    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田野調研部主任

    21.png

    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間美術研究專業,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田野調研部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傳統工藝協同創新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2012年開始從事非遺田野調研、學術研究、展覽策劃等工作。執行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活動;第五屆、第六屆、第八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專家組成員;第二屆、第三屆錦繡世界文化周專家組成員;2018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活動專家組成員等。

    任麗娜

    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博士

    北京大學博士后

    魯迅美術學院 碩士研究生導師

    《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項目學員

    22.png

    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后,現任職于魯迅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內蒙古民族文化產業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中華女子畫會會員。主要研究領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主持及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在重要期刊雜志發表相關論文3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

    印雪

    國際工藝創新機構環流GyreCraft聯合發起人、策展人

    《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項目學員

    23.png

    國際工藝創新機構環流GyreCraft聯合發起人,策展人;曾參與倫敦手工藝周縣域風物國際工藝論壇(2025),倫敦手工藝周中國泉州館:海絲回響·石頭記(2024);廈門思明山海藝術季(2023-2024);寧波我在文化館拍電影(2023);TCCA年度計劃:海洋學(2022)。

    洪浩

    北京筆克展覽展示有限公司

    博士后 

    《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項目學員

    24.png

    北京筆克展覽展示有限公司博士后,博士畢業于英國約克大學交互媒體專業方向,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奧斯特大學國家公派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