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_BD英语神马影院手机在线

您的位置: 首頁 > 迎新季

字號: A A A

  •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校黨委書記周志軍為2022級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
  • 2022-09-08
  • 來源:北校區 黨委學生工作部
  • 作者:胡晨娜
  • 編輯:宋冰瀅
  • 閱讀次數:
  • 鴻漸于木,向新而生。金秋時節,北京服裝學院迎來了2022級1900余名新生。9月7日,黨委書記周志軍以“奮斗的青春最美麗”為題,為2022級新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


    黨委書記周志軍為新生上“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共分為三個篇章進行講述,周志軍書記沿著北服的“校史”“當下”和“未來”,同新生們一起感受社會變遷、感悟北服文化、重溫北服人的初心和使命。



    第一篇章,北服的校史是一部堅守初心使命的創業史、奮斗史。周志軍書記帶大家回顧了北服建校歷程,她講到,北服的發展是與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一脈相連的。自1959年建校以來,北服作為一所行業特征鮮明的特色型大學,在不同的辦學階段,都主動適應、積極服務了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始終與國計民生、人民生活緊密相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一批批杰出紡織服裝理論、服裝史研究的專家、設計師與優秀團隊、畢業生涌現出來,在服裝服飾設計、設計與時尚理論、紡織材料、服裝表演等方面,在紡織服裝的全產業鏈形成發展中,在承擔服務保障航天、奧運、國慶等重大設計項目中,都展現了北服人“為人民美好生活”而奮斗的使命與擔當。

    第二篇章,北服的當下是接續奮斗的我們努力奔跑的新征程。周志軍書記講到,在黨和國家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嶄新時代起點,北服順應國家發展、人民需要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特色大學”,也迎來了很好的發展時期。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學校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托“黨旗紅引領時尚紅”特色黨建模式將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高度融合,依托學科專業優勢和辦學特點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等工作有機統一,系統培育了設計力、科技力、組織力、傳播力這“北服四力”,在服務國家和人民需要的實踐中取得了新的成績,涌現出了一大批“最美奮斗者”。立足時尚高等教育前沿,擔起新責任,展現新作為。

    周志軍書記指出,“北服四力”是學校邁向國際一流時尚高校的優勢,也是廣大師生干事創業、成就自我的優勢,是我們辦好時尚教育、培養新時代優秀人才、支持同學們成長成才的目標。希望各位同學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主動培養自己的“北服四力”,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在自己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系列制服設計師、奧運服飾文化研究中心負責人、

    博士生導師賀陽教授


    2022北京冬奧會“冰雪科學家”劉莉教授


    國慶70周年、建黨100周年慶?;顒臃b設計師,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教授鄒游


    “漢帛杯”金獎獲得者涂宇豪(左)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引導員、時尚傳播學院2021級服裝表演專業學生荊典(右)


    為了讓同學們更直觀領悟“北服四力”,周志軍書記在課程講授過程中邀請了博士生導師賀陽教授和今年“漢帛杯”金獎獲得者涂宇豪闡述自己理解的北服“設計力”;邀請“冰雪科學家”劉莉教授講述了北服團隊“科技賦能”為冬奧國家隊設計比賽服裝的故事,展現北服的“科技力”;邀請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教授鄒游老師講述參與服務保障國慶70周年和建黨100周年時北服強大的“組織力”;邀請時尚傳播學院2021級荊典同學講述擔任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引導員的心得體會,用北服學子的責任擔當彰顯北服的“傳播力”。




    第三篇章,北服的未來。周志軍書記深情寄語2022級全體新生,奮斗成就夢想。有責任擔當,青春才會閃光。回溯學校歷史,感悟精神傳統,思索使命擔當,面向“未來”,周志軍書記要求同學們要加強修養、錘煉品德,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敢為人先、不斷攀登,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4L6A8397.jpg


    “開學第一課”形式新穎,氣氛熱烈。整個課程的講授的過程,穿插著北京服裝學院近年來服務國家重大項目和重大任務的各類服裝成果展示。服裝表演專業50余名新生身著2020東京奧運會開幕式運動員禮儀服裝,國慶70周年民兵方陣服裝、群眾游行服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領頌、合唱服裝,中國鄉村勞動者服裝設計服裝以及2022年冬奧會運動員及賽事服裝以及“最美逆行者”醫護服裝在秀道上進行走秀表演。這場別開生面“秀道”開學第一課,引得現場師生掌聲不斷,不時拿起手機拍照記錄,極大激發了大家愛黨、愛國、愛校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