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_BD英语神马影院手机在线

您的位置: 首頁 > 畢業季

字號: A A A

  • “青春向海淀”2024中關村畢業季高校畢業生藝術展暨北京服裝學院2024屆本科畢業作品展開幕
  • 2024-04-29
  • 來源:教務處
  • 作者:教務處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4月29日,由海淀區人民政府和北京服裝學院主辦,海淀區委宣傳部、海淀團區委、海國投集團和北京服裝學院教務處承辦的“青春向海淀”2024中關村畢業季高校畢業生藝術展暨北京服裝學院2024屆本科畢業作品展在龍徽1910文化創意產業園正式開幕。來自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生用精心打磨的畢業成果,為觀眾們帶來一場視覺上的盛宴。北京市海淀區委書記張革,海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齊慧超,田村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彥祥,海淀團區委書記李乾坤,田村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彩玲,上地街道黨工委委員、武裝部部長劉海媛,海淀團區委副書記劉亞,海國投集團副總經理盧中軍,共青團中央常委、北京大學團委書記、學生工作部部長戶國棟,以及兄弟高校相關領導,北京服裝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詹炳宏主持。多家媒體現場采訪報道。

    106.jpg

    開幕儀式

    107.jpg

    詹炳宏主持

    110.jpg

    暖場節目——北京服裝學院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匯演


    海淀區委書記張革在致辭中表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海淀區堅持科技與文化雙輪驅動,釋放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當前,海淀區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和對中關村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對海淀的目標定位和發展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強區、高品質海淀,當好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新質生產力示范區。希望廣大懷揣夢想的青年能夠在海淀這片創新創業的沃土上施展才華,大力發揚中關村精神,以火熱的青春投入中國式現代化海淀新實踐。我們將以精準的政策、貼心的服務、良好的環境,幫助廣大青年成就夢想、書寫精彩人生。

    111.jpg

    張革致辭


    北京服裝學院黨委書記周志軍表示,北京服裝學院有著鮮明的紅色基因和深厚的家國情懷,始終致力于服務國家需要、首都發展和行業產業需求。本次畢業作品展“走出校園,走進產業”,校內外三個展區交相輝映,圍繞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集中展示北服本科畢業生的2500余件作品。海淀區是首都“四個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載區,為高校師生交流互鑒提供了優渥的土壤。未來,學校將不斷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持續推進產教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培養兼具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高水平創新人才,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112.jpg

    周志軍致辭

    113.jpg

    “青春向海淀”2024中關村畢業季高校畢業生藝術展暨北京服裝學院2024屆本科畢業作品展啟動


    2024北京服裝學院本科生畢業展以“迭奏”為主題。迭奏是一種創生式結構,意味著“創生、再現、重返”三者構成的完整循環。圍繞該主題,北服學子勇于突破自我,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服務人民美好生活,創造出充滿青春活力與時尚魅力的優秀作品,展現了高度自覺的時代意識、人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展覽采用校內校外、線上線下、動態靜態相結合的形式,集中呈現了北服學子的專業素養和智慧創新。

    靜態展展出我校7個二級學院、1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建設專業點1075名本科畢業生的作品,校內外展覽面積共計5500平米。其中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美術學院靜態展地點在龍徽1910文化創意產業園,藝術設計學院靜態展地點在尚東數字谷產業園,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時尚傳播學院、商學院靜態展地點分別為北京服裝學院櫻花園校區和芍藥居校區。

    本科畢業生作品


    本科畢業季靜態展演

    動態展是以“為人民而設計——行循自然”為主題的2024北服時裝周(4月20日至4月30日)。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時尚傳播學院分別在北京服裝學院1號秀場帶來13場秀演,均由時尚傳播學院表演專業學生進行演繹并參與編導。學校還將推出線上畢業展及城市移動畢業展,進一步為首都文化建設貢獻創意力量。

    本科畢業季動態展演

    139.jpg


    此次畢業展跨越藝術與科技、傳統與未來、虛擬與現實,立足時尚前沿積極創新探索,充分展示了學校在紡織服裝、時尚設計、文化創意領域的優秀教學成果,體現學校立足新時代、彰顯中國美,培養創新設計人才的責任擔當。學校堅持“黨旗紅引領時尚紅”特色黨建育人模式,立足首都、融入首都、服務首都,積極發揮設計力、科技力、組織力、傳播力優勢,將持續為發展新時代“新質生產力”培養更多高質量創新人才,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華章。

    領導、嘉賓參觀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