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_BD英语神马影院手机在线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字號: A A A

  • 非遺工坊育新人 思政課堂傳匠心 | 北京服裝學院攜手內聯升博物館共啟“大思政課”實踐新篇
  • 2025-05-23
  •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
  • 作者:馬克思主義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 “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的重要指示,北京服裝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大思政”課建設,不斷深入推動思政課與課程思政協同共進。5月22日,在黨委宣傳部、教務處共同指導下,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聯合舉辦“針線傳薪火·服飾鑄自信”主題“大思政課”實踐活動?;顒又?,師生走進北京市內聯升非遺博物館,通過多部門聯動、跨學科協同、沉浸式教學,在百年非遺工坊探索“思政+專業”協同育人新模式。


    協同育人:跨學科融合的實踐探索

    跨學科協同使知識立起來、理論活起來,讓師生之間的關系近起來。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教師張偉娟、代虹、裴葉青、楊思容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圍繞現代制鞋工藝的發展趨勢與學生展開深入交流,勉勵學生秉持“守正創新”的設計理念,打造既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具備國際化水準的一流鞋類產品。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雷園園從歷史唯物主義視角解析傳統服飾文化的演變與社會發展的關聯,引導學生構建兼具歷史縱深、哲學思辨與現實觀照的認知坐標系。兩院通過現場聯動、資源共享,將“非遺技藝”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使理論突破概念記憶的淺表層次,真正內化為學生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成功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

    博物館場景


    非遺浸潤:內聯升博物館的沉浸式學習

    “文博育人”是“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補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大思政課之大就是要靈活運用社會各種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

    內聯升非遺博物館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千層底布鞋制作技藝”的傳承單位,陳列了從清代朝靴到現代布鞋的百年發展史,更以《履中備載》等珍貴文物展現了中華制鞋文化的深厚底蘊。師生在內聯升非遺博物館主任杜杰帶領下,依次參觀了“布履中的哲學與美學”“千年傳奇”“步履不?!比笾黝}展區,通過實物、影像與互動裝置,系統了解中國鞋履文化的演變脈絡。

    師生參觀博物館


    在“國家級非遺大師工作室”,千層底布鞋制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徐文浩現場演示了納底、绱鞋等核心工序。同學驚嘆于“每雙鞋需納2100余針”的精工細作,更在量腳定制、繪制鞋樣的體驗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工精料實”的工匠精神,一針一線不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中華文化“致廣大而盡精微”的哲學體現。

    微信圖片_20250523214630.jpg

    現場演示納底、绱鞋等核心工序


    履印新章:守正創新中的非遺文脈賡續

    文律運周,日新其業,非遺技藝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創造。內聯升非遺博物館在堅守傳統制鞋技藝核心內涵的基礎上,高度重視以科技賦能產業發展,通過與多家IP開展深度合作,推出大魚海棠繡花女鞋、王者榮耀鳳凰于飛鞋、如懿傳印花海元鞋等多款兼具傳統美學與現代時尚的布鞋產品,深受年輕消費者歡迎。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孫燁以內聯升“國潮”轉型為例與學生探討傳統技藝現代化轉型中的文化主體性議題。研究生同學在親身體驗千層底制作工藝之后感嘆,非遺技藝的傳承不僅是技術的延續,更是民族記憶的保存。

    一針一線,織就文化傳承的經緯;一履一足,踏出自信自強的道路。近年來,北京服裝學院持續推動“非遺進課堂”“大師工作室”等特色項目,通過校企協同、跨學科聯動,構建“技藝研習——文化解碼——創新轉化”的全鏈條育人模式。此次與內聯升非遺博物館的深度合作,正是學校踐行“文化育人”的生動縮影。學校將繼續以服飾為媒、以文化為魂,培養更多兼具國際視野與中國底蘊的新時代設計人才,為鑄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貢獻北服力量。

    微信圖片_20250523214634.jpg

    參加活動的師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