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千年霓裳再現邊疆文明交融 | 北京服裝學院承擔的"渤海貞孝公主墓壁畫人物服飾仿制"項目結項驗收
- 2025-03-24
- 來源: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 作者: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近日,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長春師范大學委托,由北京服裝學院承擔的“渤海貞孝公主墓壁畫人物服飾仿制”項目在北京成功結項驗收,標志著渤海國服飾研究取得突破。該項目由北京服裝學院特聘教授趙連賞牽頭組建科研團隊,歷時八個月完成對貞孝公主墓壁畫中12個人物服飾的復原、仿制工作,包括侍衛、樂伎等5類人物,以及圓領袍、甲胄等11類服飾類別。
北京服裝學院院長賈榮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尹朝暉、長春師范大學副校長吳廣峰出席結項驗收評審會并致辭。我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張宏娜,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田輝、美術學院院長關立新,以及北京燕山出版社、《北方文物》雜志社、吉林廣播電視臺等專家、媒體記者參加。

賈榮林致辭

尹朝暉致辭

吳廣峰致辭

長春師范大學高句麗渤海研究院院長鄭春穎主持評審會
結項驗收評審會上,來自中央民族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黑龍江大學、吉林大學、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等高校、研究機構的8位專家認為,項目以服飾實證揭示了渤海國“憲象中國制度”的歷史脈絡,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重要依據。

結項匯報

趙連賞作總結
渤海貞孝公主墓壁畫作為唐代邊疆民族政權渤海國的珍貴遺存,人物服飾生動地展示了渤海國的社會風貌,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項目組克服重重困難,通過文獻考據、圖像分析與實物比對,構建“壁畫解構——跨域比對”研究路徑,在服裝穿戴體系、首服形制譜系、盔甲結構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項目組工作過程
該項目文化闡釋價值在于從服飾視角,折射出邊疆政權在文明互動中的主體選擇。通過研究仿制,發現渤海國禮儀服飾體系呈現出對唐制的制度性模仿與文化認同,具有同源性,揭示出唐代中原禮制文明對邊疆的輻射程度,映證了中國文化多元一體格局。


復原服飾細節
項目成果獲得專家高度認可,三方代表一致同意,將在現有研究成果基礎上,繼續推進東北邊疆民族歷史文化的系統性研究,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未來,北京服裝學院將整合三方資源優勢,加強跨學科協作,深化古代北方民族服飾文化研究,探索在文博展示、教育推廣等領域的創新應用,為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領導、嘉賓合影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