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新征程·新力量 | “時尚100”人才培養項目隆重開班,看跨界視野點亮藝術時尚
- 2025-07-16
- 來源: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 作者: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7月14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北京服裝學院聯合承辦,中國美術家協會服裝設計藝委會協辦的中國美術家協會“青年伙伴計劃”之“新時代青年美術人才培養項目——時尚100”(以下簡稱“時尚100”項目)首批入選學員正式簽到入住。
項目自7月15日至7月30日為期兩周,精心安排多門課程,邀請國內外知名設計師、學者、藝術家和企業家作為導師。學員將深入學習設計哲學、品牌運營、跨界創新、非遺保護等多個領域的前沿知識,并參與小型論壇和實戰工作坊等環節,為中國青年時尚設計注入持續動力。

項目學員合影
7月15日,“時尚100”項目首日課程聚焦時尚在藝術領域的核心地位與項目的跨界價值,為青年美術人才開拓了全新的學術和創作視野。項目負責人,北京服裝學院副院長、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院長鄒游教授帶來開班第一講。他詳細介紹了項目理念,指出其通過結合傳統文化、現代生活與全球趨勢,彰顯時尚的學術價值與創造力。他認為,時尚不僅是生活方式,更是藝術創新與文化表達的載體,時尚作為連接藝術與社會、歷史與未來的橋梁,能夠激發青年學員的創作靈感。

鄒游作開班第一講
下午課程以訪談形式展開,特邀藝術家、作家、創作歌手艾敬女士,圍繞“藝術、時尚與自我表達”主題,與學員們展開交流。她結合自身在音樂、寫作、視覺藝術等領域的跨界經歷,探討如何通過不同藝術媒介完成自我表達,以及時尚對藝術創作的啟發。艾敬提到,時尚不僅是表面的服裝與造型,更關乎時代精神與文化記憶,鼓勵青年設計師通過作品展現獨特視角。課程還討論了時尚材料的敘事性和藝術性,如借鑒Martin Margiela與川久保玲等設計師對材料的創新應用,將舊物賦予新的生命與文化寓意。

艾敬作分享
“時尚100”項目首日課程內容系統、視野開闊。開班儀式明確了時尚在藝術領域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與美術人才培養新方向,跨界對談豐富了學員對時尚藝術內涵的認識。來自各領域的青年學員紛紛表示收獲頗豐,拓寬了專業視野,更讓他們重新審視創作本質,對時尚與藝術如何互融共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學員參與互動
【導師陣容 | 行業領軍 匯聚一堂】
課程邀請中國及國際時尚、藝術、文化領域眾多領袖和專家共同授課。主要導師包括(按姓氏筆畫排序)



【課程前瞻 | 理論與實踐并舉】
課程內容涵蓋:
《從心靈的渴望到時代的表情》(臧迎春)
《高級定制背后的故事》(郭培)
《痛并快樂著——歌力思集團收購及運營國際品牌實踐》 (王篤森)
《光影中的文脈:舞臺視覺的呈現與延展》(任冬生)
《采金為絲·悅飾心裁:鮮活的非遺傳承造就新時代設計》(張凡)
學員自由論壇,青年設計師交流數字時尚與創新理念
【育人成效 | 多元創新 合作共進】
“時尚100”項目課程以多學科融合,重視理論研究與行業實戰相結合,通過名師親授、產業交流、實踐工作坊等多種方式,為青年設計師成長提供堅實平臺。項目促進了院校、協會與行業三方的資源共享,也為中國時尚設計注入創新活力與文化自信。
【展望未來 | 青年賦能中國設計】
為期半個月的學習與實踐里,來自不同背景的青年學員將同堂共創、交流互鑒。我們期待在“時尚100”平臺上,每位學員都能汲取知識,激發創意,在中國設計和國際時尚舞臺上形成合力,共同見證中國青年設計實力的成長。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