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_BD英语神马影院手机在线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字號: A A A

  • 督評快報(七十八)︱繪畫(師范)專業課程內容改革的嘗試與做法 ——寫在《版畫》課堂教學結束時
  • 2020-10-21
  • 來源:發展規劃處、教學督導與評價辦公室
  • 作者:校教學督導組
  • 編輯:宋冰瀅 王行
  • 閱讀次數:
  •   【編者按】基于疫情防控及“停課不停學”的雙重需要,學校為保證順利實現線上開學,寒假期間積極部署。一是統籌安排,在組織、技術和資源方面,全面保障;二是提前謀劃,在分類指導、優選模式和嚴格管理上,預案完備;三是因勢利導,尊重線上教學特點,調整督導策略,減少師生焦慮。在各單位及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2月24日已全面啟動線上教學。為了及時宣傳報道在延期開學期間各單位以及全體師生所付出的努力、開展的工作、特色做法以及優秀經驗,搭建起相互借鑒、學習、交流的平臺,特開設《督評快報》專欄。期待各部門及師生投稿(文字報道、收獲感想、繪畫設計等題材形式不限)。投遞郵箱jxdpb@bift.edu.cn(請注明“督評快報”)。

     

      繪畫(師范)專業是我校響應北京市教委2018年啟動的五年期中小學美術教師培養項目(2018-2022),而由美術學院于當年啟動建設并面向北京地區招生的本科專業,每年計劃招收50名學生,分為3個班(每班16-17人),目前已連續招收三屆共150名學生。幾年來,美術學院扎實推進各項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學校督導組專家對繪畫(師范)專業的教學給予了較多關注。近一年來,多次深入繪畫(師范)專業的課堂開展聽看課,了解教學情況。《版畫》是美術學院針對繪畫(師范)專業學生第一次開設的課程,共3周36學時。本文以二年級繪畫(師范)班《版畫》課堂教學為例,窺見美術學院對繪畫(師范)班課程內容改革的嘗試與做法。

     

    關立新院長向樊世翊老師了解《版畫》上課情況

     

    學生在《版畫》課堂上學習

     

      一、《版畫》定位于繪畫(師范)專業的學科基礎課

      版畫屬于視覺藝術門類,是繪畫的一種重要形式。在繪畫(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版畫》被定位于學科基礎課。《版畫》課程教學目的是:(1)《版畫》課程出發點充分考慮繪畫(師范)專業學生在未來走向中小學教師崗位時的實際需要,又適合中小學學生學習的內容;(2)《版畫》著重訓練學生最基本版畫技巧,擴展學生對材料、語言的認識和把握能力;(3)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多方面的造型思維能力,培養并發掘學生創造意識。

      二、《版畫》滿足了繪畫(師范)專業學生未來從事中小學教學的需要

      傳統版畫是用刀具或化學藥品等在版上刻出或蝕出畫面,再復印于紙上。使用材料可分為木版、石版、銅版、鋅版、瓷版、紙版、絲網版、石膏版等,還需要宣紙、顏料、印駝、墨滾等。按顏色可分為黑白版畫、單色版畫、套色版畫等。按制作方法可分為凹版、凸版、平版、孔版和綜合版等。所使用工具主要為圓口刀、三角刀、斜口刀、平口刀等。可見,版畫的復制或創作非常復雜。單從采用的材料、使用的工具和制作方法等方面看,考慮學習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這種傳統的版畫很難適應中小學這個年齡段學生群體的學習和把握。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藝術創作手法的豐富,近幾年,版畫藝術家們打破傳統的版畫創作形式和制作方法,開始采用全新的版畫創作藝術手法。《版畫》借鑒了這些新的創作藝術手法,采用脫膠綜合版技法,使用的材料主要有水彩紙、玻璃卡紙、乳膠、桃膠(阿拉伯膠)、普通膠水、骨膠、油畫顏色、油畫顏色、油墨、牛奶、洗衣粉和棉布等,既方便常備又安全適用。非常適應有興趣學習版畫的愛好者學習,亦可適合在中小學開設。所以,《版畫》課程的開設滿足了繪畫(師范)專業學生未來從事中小學教學的需要。

      三、《版畫》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凸顯中小學美術類課程教學的特點

      《版畫》教學過程與內容主要是脫膠綜合版技法學習與訓練。主要過程有10個步驟:

      1.裱紙:把紙“裱”在畫板上來制作,以保持紙張平整。

      2.做邊:用調試好的稀釋乳膠液,根據所要制作的作品畫芯尺寸的大小,均勻的涂刷在水彩紙的四個邊,并使用吹風機烘干。目的是最終完成的畫面四周留有干凈的白邊。

      3.擦色繪制:“做邊”工序完成后開始“擦色繪制”。擦色使用的工具可以是棉布,也可用筆繪制。使用棉布的優點是可以保證顏色勻而薄。

      4.封膠:在第一遍顏色“繪制”結束后,就可以封膠,在繪制顏色后的畫面涂抹膠液。被膠封住的顏色就是最后在畫面中能保留下來的顏色。

      5.烘干:對封存的膠進行封干。這個過程中膠液受到溫度等因素的影響不同,會出現很多的肌理效果,如龜裂、剝落等。

      6.擦色:封膠后就可以繼續擦不同的顏色,同時上一遍封膠區域的顏色就會顯現出來。

      7.上述3—6步驟的反復,這一程序的反復就是脫膠版畫創作的實質性過程。

      8.刻線:上述步驟進行到合適的時候,可以對整個版面統一封膠,然后趁膠液未干前進行刻線,保證線條的流暢。

      9.刮色:刻線結束后,就可以刮色。刮色的目的是留住上一步驟中所刮制的線,依據創作中線需要的顏色選用不同的顏色,顏色以油畫顏色或油墨較為適宜。

      10.沖膠:沖膠是脫膠版畫制作的最后一個步驟,是用水將所有在版面上的膠液都沖洗干凈。

      可見,與傳統版畫的教學內容相比較,在用材、創作手法和步驟上,現在的《版畫》教學過程與內容更易于接受,實踐性強,技能與技巧多,獨具特點。學生對這類課程喜聞樂見,具有天然的新鮮感、親近感、認同感和接受感。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更多地鼓勵學生獨立探求、創新和思考與判斷,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四、《版畫》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和強化了學生未來作為教師必備的教學技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教授學生知識,還教授其教學方法。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不僅學習了美術知識,而且體會和掌握了《版畫》等美術教學的方式和方法。

      1.“示范”是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教學方法

      示范在教學中主要是靠教師的技術示范和精煉的講解及其它教法的配合,去實現教學目的。那么,在美術教學中,其教學呈現出的形象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只靠老師的抽象講解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示范教學法在美術課堂上越來越受到師生的重視和青睞。通過教師示范、點撥,能夠有效啟發和拓寬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未知和創新意識。應當怎樣在美術課程中運用好“示范”這一獨特教法呢?只有正確認識“示范教學”在美術課堂中的必要性,把握好“示范教學”的度量,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如何直觀生動地上好實踐性、探究性強的課程,《版畫》課的任課老師從教學目標的達成角度進行整體教學設計與教學過程的實施。從學生的整體實際情況出發,進行版畫“示范”引導與啟發,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同時,學習和掌握教學方法。學生獲得感性知識,具體、生動、直觀地接受版畫創作技能和技巧的形成,為未來《版畫》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課業講評是美術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

      在《版畫》課程結課教學總結中,安排了學生版畫作品賞析與總結。有以下內容:老師針對學生《版畫》作業的繪畫效果進行分析與點評,然后提出問題(或疑問),學生針對二次創作進行講解和回答,最終完善并完成作品。這種課程結課安排有以下特點:

      1)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講與評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情。老師要講,但更應該讓學生去講,把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版畫》課堂課業講評中,每位學生口頭陳述自己作品的創作靈感、創思過程、表現技法及收獲和不足等。課堂上,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行為表現力培養。這是教師必備的素養。課前,老師要求每個學生對自己作業要以個人口頭陳述和書面表達為主要方式進行匯報。有效語言表述不僅有助于渲染作品的感染力,還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訓練思維能力。落落大方的行為表現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展現能力。

      (3)講評的目的在于探究。老師在課堂上以學生作業為素材,通過分析具體實例的講評,目的不僅在于解決“知其然”的問題,而且解決“知其所以然”的問題。老師講評是對學生作業的再點撥、再拓展、再深化,同時也是在確認、歸納、總結的基礎上,啟發和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問題,激勵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此基礎上,學生再進一步修改和完善課業作品。課業講評對在實踐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了探究。

     

     

    部分學生《版畫》課程作品

     

      《版畫》只是繪畫(師范)專業課改的一個例證。實際上,3年來,美術學院對繪畫(師范)專業的許多課程都做一些嘗試性的改革。如:素質和學科基礎教育類課《素描A、B》《色彩A、B》《構成基礎》;專業教育類課《漫畫》《陶藝》《雕塑》《油畫》《國畫》《民間美術》等。

      待第一屆繪畫(師范)班的學生2022年畢業時,再檢驗美術學院對繪畫(師范)專業課的教學改革成果。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