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_BD英语神马影院手机在线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字號: A A A

  • “科學·藝術·時尚”節│“知識糾纏——設計與科技創新展”精彩開幕
  • 2020-10-17
  • 來源: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
  • 作者:張弛
  • 編輯:宋冰瀅 王行
  • 閱讀次數:
  •   10月17日上午9點,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主辦的“知識糾纏——設計與科技創新展”在北服藝術樓一層1號展廳隆重開幕。校黨委書記周志軍、院長賈榮林、黨委副書記倪賽力、黨委常委、副院長廖青、黨委常委、副院長詹炳宏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詹炳宏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說,本次展覽在科研和教學方面有雙重意義,設計學科是新興交叉學科,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的研究聚焦跨學科整合,一方面通過科研探索高水平教學團隊的培養模式,同時培養了青年骨干教師們和學生的科研轉化能力,關注產業發展所需的技術如何通過設計的手段和方法轉化為產品;另一方面,在項目中關注科研成果如何反哺教學,構建藝工融合的設計教學體系,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具有完善的設計理論體系和技能、能夠運用設計思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型設計人才。

     

     

      當下,是一個知識糾纏的時代。麻省理工大學多媒體實驗室的內里·奧克斯曼教授提出,未來的時代,代表人類創造力的四種形式:科學、工程、設計和藝術,將會糾纏共振,創造創新。在這個學科匯聚、專業交叉的時代,服飾學院廣大師生,大膽探索,研究如何把既有科學深意又有藝術洞見的想法通過設計的方法融合到一起。開幕式后,校領導和來賓一同參觀,并對展覽給予了高度評價。

     

      院長賈榮林在接受宣傳部新媒體中心學生記者的采訪時表示,科技與設計的結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從材料、生態、未來這幾個角度去設計我們會走的更遠。對于本次“科學·藝術·時尚”節“融合·守創”這一主題,他說“守”與“創”就是要把我們傳統文化中最有保留價值、最經典的設計,在傳統產業基礎上結合世界最新的理念、技術和創新思路進行新的設計。

      《從自然到未來》系列作品的學生設計師之一王晨晨表示,參加這次展覽收獲頗豐。在與其他公司合作和與老師、同學的交流中,她發現設計與實踐之間是需要多次嘗試的,非常感謝學校和“科學·藝術·時尚”節給予的平臺與機會,希望之后能將汲取到的新觀點充分運用到未來的設計作品中。

     

     

     

      本次展覽作為學校第十六屆“科學·藝術·時尚”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校國家一流專業建設、北京市高精尖學科建設以及北京市創新團隊建設的重要成果。展覽由“改變這個世界,哪怕只有一點”“化形之意”“E-情感&情緒,無處不在”“無跡,飾不可擋”“致美童物”“從自然到未來”“圖形編碼器”“黑科技時代,傳統工藝也有用武之地”八個部分構成,以可持續為驅動,聚焦科技與設計深度融合,集中體現了北服在藝術與科技融合創新方面的科研水平與教學成果,其中多件設計作品曾經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藝術與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學術活動。展覽將于10月30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