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館校協同育人 | 北京服裝學院“大思政課”現場實踐活動走進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
- 2025-09-27
-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
- 作者:馬克思主義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依托“‘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9月25日,北京服裝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的大一新生代表,赴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開展以“承首都文脈·強思想鑄魂”為主題的“大思政課”現場實踐活動。活動整合首都美育資源,通過館校協同、多院系聯合的方式,打破校內校外、院系專業壁壘,以沉浸式教學實現跨場域、跨學科、跨課程的融合創新,著力構建“思政+場館+專業”協同育人新模式,全面提升育人實效。
資源賦能:館校協同用活首都美育資源
檐牙銜日月,斗拱聚靈犀。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是我國首座以中國古代建筑為專題的博物館,館內通過豐富的照片、實物與精美模型,展現中國建筑藝術的獨特演變,承載北京深厚的歷史文化。本次現場教學特邀該館寧可老師,系統講解了館陳器物、服飾及復原模型等內容,以古建的紋理為引,帶領同學們觸摸中國古代建筑的歷史脈絡,并通過專業講述,闡釋了中國傳統“重農”思想的精髓。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
活動中,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付婉瑩從藝術作品蘊含的思想內涵出發,向學生講解了中國古代建筑發展、中華美學精神與社會思潮變遷的內在聯系,鼓勵藝術專業學生夯實思想基礎,以優秀作品增強文化自信、傳遞時代審美力量。教師劉軼倫從歷史維度介紹了先農壇“中軸突出、兩翼對稱”的建制特點及其傳統文化根基,鼓勵同學們做到學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現場授課
現場教學實現了首都美育資源對“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的雙向賦能,使課堂中抽象理論在具體場館中轉化為可看、可感、可評的教學實踐,強化了學生的理論自信與價值認同。
以行促效:沉浸教學實現三維整合
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開展教學,實現了從“傳統教室”到“實體博物館”再到“社會大課堂”的三維融合,通過沉浸式場景與互動式案例教學,將理論講授與實景育人相結合,打破博物館傳統的“參觀式”“展覽式”定位,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構建“教師授課+館內實踐+課堂延伸”的立體教學場景。借助“實地探究+實踐拓展+實時研討”的混合教學模式,推動學生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探究,既豐富了校本課程資源,也踐行了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有效提升并鞏固了教學效果,為學校“大思政課”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探索。
當“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相結合,北京服裝學院依托首都豐富的文化資源,積極開展館校協同、課程聯動的“大思政課”現場教學實踐活動,不斷拓展思政教育載體,構建多樣化專業課堂,開創文化育人新格局。近年來,學校持續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打造思政教育特色教學資源庫、師生社會實踐平臺和教學成果展示平臺,形成具有北服特色的思政育人體系。未來,學校將繼續加強與首都各類場館合作,發揮學科專業優勢,攜手探索“大思政課”建設的新模式與新路徑。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