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_BD英语神马影院手机在线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字號: A A A

  • 督評快報(二十五)︱時尚傳播學院教師教學分享:用學生最熟悉的方式,“玩”出一個24小時在線課堂
  • 2020-03-16
  • 來源:發展規劃處、教學督導與評價辦公室
  • 作者:時尚傳播學院
  • 編輯:宋冰瀅 曹敬攀
  • 閱讀次數:
  •   【編者按】基于疫情防控及“停課不停學”的雙重需要,學校為保證順利實現線上開學,寒假期間積極部署。一是統籌安排,在組織、技術和資源方面,全面保障;二是提前謀劃,在分類指導、優選模式和嚴格管理上,預案完備;三是因勢利導,尊重線上教學特點,調整督導策略,減少師生焦慮。在各單位及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2月24日已全面啟動線上教學。為了及時宣傳報道在延期開學期間各單位以及全體師生所付出的努力、開展的工作、特色做法以及優秀經驗,搭建起相互借鑒、學習、交流的平臺,特開設《督評快報》專欄。期待各部門及師生投稿(文字報道、收獲感想、繪畫設計等題材形式不限)。投遞郵箱jxdpb@bift.edu.cn(請注明“督評快報”)。

     

    課程基本信息

      課程名稱:《影視表演基礎》

      授課教師:吳嵩(表演專業外聘教師,國家大劇院演員)

      授課方式:微信群、騰訊會議

      授課班級:2018級505班、506班、507班

     

     

      當前處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在時尚傳播學院、表演系各位領導和教研室各位老師們的協調幫助下,在同學們的積極配合下,我主講的課程《影視表演基礎》已經順利授課三周六次了。現在回望一下當初,感覺真的是完成了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影視表演基礎》是表演專業(服裝表演、時尚編導、廣告傳播)的學科基礎課。課程通過鏡頭前表演元素的訓練,使學生建立正確的鏡頭前表演意識與感覺,在拍攝創作中訓練學生在單個鏡頭內、不同景別下的鏡頭前表演能力,訓練學生對于表演分寸感的把握,在單個鏡頭內大激情的表現能力與控制能力,以及在單個鏡頭中進行人物塑造與情感表達。

     

     

      在以往的教學中,這門課程必須依賴攝影機、監視器等電影器材,實地拍攝完成大量微相、微表情練習,課堂教學還要緊密依靠師生間、“導演”與“演員”間的即時互動。所以,當疫情來臨時,我武斷地認為這門課不適于網絡教學。但是,本著“停課不停學”的宗旨,在時尚傳播學院和表演系領導的鼓勵下,解放思想、積極創新的教學“改革”開始了。

     

     

    選取授課方式

      表演是實踐的藝術,既然表演專業課是建立在藝術創作實踐基礎上的,在教學活動中,語言、身體語匯都是表演教學溝通的重要手段,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互動又是那么的重要,所以我們在疫情期間,找到最適合的交流方式,盡量打破客觀條件的限制,就能夠開展教學,并保證教學質量。我嘗試了超星、雨課堂、慕課、小雨易連等,盡管這些網絡教學手段都很先進,各有優勢,但對于“表演課”上的交流還不夠“穩定”。另外,這學期的課除了我已經帶了一年半、有表演基礎的小模班,還有從未接觸過戲劇影視表演的大模班和重修的同學。對于這些同學來說,存在的最大學習障礙就是怯場、不自信、對表演的錯誤和僵化的認知,因此“解放天性”、幫學生找到學習的“安全區”就成為我考慮選擇教學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封閉在家,我每天手機不離手,突然意識到我已經跟學生一樣,成了“手機奴”,刷朋友圈、發微信成了生活日常。然而微信是學生們最熟悉也是最愿意接受的溝通方式,微信群可以滿足技術穩定、分享資料便捷,方便討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不受時間限制,這樣遠在歐洲的同學也不會因為時差而錯過學習、交流的內容。這樣,便可以通過在微信群講述、分享、提問、解答、討論等形式,將影視表演的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

     

     

    調整教學內容

      找到合適的“交流方式”之后,就需要調整教學內容。大家在家學習,自律性難免變差,又缺乏教與學面對面的即時互動和監督,理論教學會變得枯燥,尤其是對于他們完全不了解的“第七藝術”電影,會因為“聽不懂”“沒聽說過”而產生隔閡,無法完成教、學、做、講評、思考、改進、再做的閉環,教學質量和進度難免受到影響。為了讓理論知識更“接地氣”,在備課中我大量查閱史料,將正史野史加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向大家講述電影技術的發明、電影的產生,科學家們的“明爭暗斗”和電影人間的“恩怨情仇”,學生們都說我把《世界電影史》講成了“評書”,每次下課都應該說“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節課分解”。通過趣味的歷史,讓未來會成為電影演員的學生們真正了解了電影這門藝術。我結合自己多年的創作經驗,以大量實例為同學們講述電影表演藝術的基本特征,電影表演的創作流程,電影表演的特點,電影演員的職業特點、必備條件等。

     

     

      每次上課前,我將準備好的教案結合當下最新行業情況,提前錄制好授課的音頻。在上課時間里全班一起聽,在所有人物理時間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同時在微信群里公布圖片、視頻,來輔佐說明教學內容。在微信群里用文字標注音頻中的知識點。所有授課內容,按主題錄制成不同段落,留出同學們喝水如廁等私人時間,也給他們心理上緩沖和休息。在音頻不同段落之間,播放各種有趣的電影創作視頻資料。并且為了保證學生上課考勤,并切實做到“真聽真看真學”,我在微信群里不僅線上進行答疑,還做隨堂測試,測試內容全在我剛剛講的內容里。同學們課堂積極性很高,我的講述內容就越來越豐富,竟然還拖堂下課了。

     

     

    促進自主學習

      同學們有了學習興趣,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在增強。我安排同學們大量觀摩經典電影作品,找到自己喜歡的電影獨白,為了將來他們能夠親自演繹這一段獨白,我要求他們撰寫人物小傳。同學們學習熱情高漲,經常深夜發來他們選定的影片片段,跟我討論。也會因為電影獨白、旁白(解說詞)、對白的問題,爭論不休。當顯現出來的問題普遍的時候,我就會在課余時間在微信群里集中講解和說明。課堂教學也不再僅限于一周兩個半天課那幾個小時,變成了Be ready at all times,隨時隨地on line。延展了學習的時間空間,把對電影知識的被動接受變成了主動探求。

      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彌補不能課堂教學影像拍攝的損失,鍛煉運用表演的外部技術塑造人物形象,我給學生留了一次有趣的課后作業。選擇一個他們自己喜歡的經典電影經典人物形象,發揮無限創意,不受疫情影響,從人物的造型、服裝、化妝、手勢、姿態、面部表情等多個方面來仿拍經典電影畫面,塑造角色。這不是cosplay,而是給大家一個“比肩”偶像、致敬經典的機會。并且全班評選出:金像、銀像、銅像、最佳出鏡、最佳服裝、最佳化妝、最佳道具共七個大獎。沒有認真完成和畏難放棄的頒發“吃瓜群眾”稱號。同學們熱情高漲,對拍每一個畫面都精益求精,我們師生間會一對一的交流,分析細節,大到動作幅度、小到眼神、表情、嘴角的角度。同學們不僅發揮想象力解決服裝、化妝、道具,拍攝中還涉及景別和視聽語言等知識,他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為下一階段的學習積累了興趣。

     

     

    邀請嘉賓交流

      為了讓網絡教學在趣味性之外更具實用性,我請來了合作過的演員在線跟大家交流互動,并加入騰訊會議這個新的平臺作為輔助教學手段。第一期的交流會,請來蒙古族青年女演員包圓圓,她也是有一米七幾身高的大個子,由模特成功轉型為影視演員,已經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并跟著名導演陳可辛合作過《三分鐘》《奪冠(中國女排)》兩部影片。騰訊會議室在線交流中,包圓圓講述了自己轉型的經歷、學習表演專業知識的經歷,跟同學們分享了casting選角和在片場拍攝的經驗,給同學們的專業學習和未來就業選擇打氣。隨后的Q&A環節,同學們踴躍發言,問了關于“面試失敗后如何快速調整自己的情緒”“如果角色和自己本身的性格完全不同,怎樣快速進入狀態”“片場人多干擾大,怎么調動情緒不受影響”“怎樣更好的代入角色?表達出導演想要的感覺”“在拍戲的過程中忘詞了有什么技巧”等很多實際問題,嘉賓也一一做了回答。

     

     

    加強思想教育

      在正常教學任務之外,為了幫助同學們在疫情期間調整心態,完善心理建設,我也會跟學生們一起玩兒他們最熟悉的抖音,讓他們即便是隔離在家,也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我還策劃、撰寫,并帶領同學們利用互聯網拍攝錄制了朗誦《致逆行者的歌》,向一線白衣天使們致敬,為武漢加油,為祖國加油,增強同學們的責任感,身體力行地投入到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阻擊戰中來。我在課上常說,觀察生活是一個演員一輩子的功課,社會責任感、良知、責任心、敢于擔當,是藝術工作者難能可貴的品質。鼓勵孩子們運用他們所學的專業,勇敢地表達內心。盡管不完美、有瑕疵,但瑕不掩玉!感謝每一位同學的參與!

     

     

      通過這次教學的創新和大膽嘗試,用同學們最熟悉的方式,以“玩”的心態拓展了教學空間、拓寬了知識結構,更增強了我和同學們學習研究實踐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了無窮的創造力。

     

     

      當然,對于表演實踐類課程,網絡教學的弊端和不足仍然是顯而易見的,迫切需要后續增加補償課時,進行大量鏡頭前的技術訓練。期盼疫情早日過去,待到漫山遍野花開,我們415教室里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