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_BD英语神马影院手机在线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字號: A A A

  • 督評快報(二十一)︱語言文化學院:對于線上教學,老師有話要說
  • 2020-03-13
  • 來源:發展規劃處、教學督導與評價辦公室
  • 作者:語言文化學院
  • 編輯:宋冰瀅 曹敬攀
  • 閱讀次數:
  •   【編者按】基于疫情防控及“停課不停學”的雙重需要,學校為保證順利實現線上開學,寒假期間積極部署。一是統籌安排,在組織、技術和資源方面,全面保障;二是提前謀劃,在分類指導、優選模式和嚴格管理上,預案完備;三是因勢利導,尊重線上教學特點,調整督導策略,減少師生焦慮。在各單位及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2月24日已全面啟動線上教學。為了及時宣傳報道在延期開學期間各單位以及全體師生所付出的努力、開展的工作、特色做法以及優秀經驗,搭建起相互借鑒、學習、交流的平臺,特開設《督評快報》專欄。期待各部門及師生投稿(文字報道、收獲感想、繪畫設計等題材形式不限)。投遞郵箱jxdpb@bift.edu.cn(請注明“督評快報”)。

    新冠疫情下網絡教學的些許思考

    張慧琴



      在新冠疫情下全國高校響應教育部新學期“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全校教師都充分利用網絡,借助不同平臺開展線上教學。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雙肩挑”老師,在多次進入同仁課堂以及實踐后,引發如下思考。

      首先,線上網絡教學不同于線下的課堂教學,雖然時間空間上可以做到統一,但是學生在物理空間上分布于全國各地,相對于線下師生全方位的“體對體”的教學,線上充其量只能是“面對面”,由此導致教師與學生的目光交流更具“遠距離”,難以實現課堂上“察言觀色”后的“心領神會”。這就要求教師對于遠程教學的把握靈活多變:是彈幕紛呈,還是獎勵性問題的設置,或是啟發過程中的師生互動,甚至提前預約的教師與某學生的交流式的“雙簧”等等,都需要結合課程內容、學生年齡層次、教師個性特點等等,做多元化處理,確保教學內容“貼近”學生,解渴、有味道、能消化,能為疫情期間賦閑在家的學子送去“真經”。

      其次,諸多平臺各有利弊,來回切換未必順手,而且并非每個學生的手機都有足夠空間可以下載諸多平臺。在學校開通超星泛雅學習平臺基礎上,語言文化學院教師結合微信、QQ群、騰訊會議、釘釘等平臺開展組合網絡教學,充分利用超星泛雅學習平臺在線輔助教學的簽到功能、發放作業和測試等功能,利用微信這一普遍性交流工具可以聯系溝通學生,借助騰訊會議平臺、釘釘平臺,多渠道以便捷的互動功能相互組合,甚至用兩臺電腦、借助平板在直播中穿插使用較為成熟的部分網絡資源,以及自己錄制的教學資源等,多渠道開展教學工作,使教師不因平臺的不便而攪亂教學的好心情。

      事實上,經過三周的教學實踐與反思,在逐漸熟悉平臺操作與教學內容的過程中,相對于線下教學,線上教學并非“一無是處”或“不得已”的選擇,甚至在某些方面獨具優勢:一方面,因為距離產生的美感,網絡空間緩沖或有效地降低了師生或生生互動中的壓力,提升教學過程中的互動交流;另一方面,網絡教學平臺對于課后教學進程的監控,特別是實時跟進功能,以及直播回放功能等,都為教學效果的提升,特別是個別學生缺課后的自學帶來了方便。


    張慧琴老師的在線課堂


      總之,在今后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目前網絡教學過程中掌握的一些有效教學手段,使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相互融合、課堂教學與課后學生自學有機統一、教師之間的相互觀摩,以及學校對于精品課程的打造,都提供了新的思考。

      祈愿疫情下的師生,愉快鎮定地投入學習,教師用心教,學生潛心學,同仁之間相互學習,共同努力來提高教學質量。


    致我親愛的同學們

    呂晶晶老師



      上一周的線上英語課如期順利地完成,看到平時也許在課堂上對回答問題表現退縮、拘束的你們在線上課堂踴躍、主動積極地回應老師的每一次提問,我感到特別欣喜。在課堂結束聽到你們此起彼伏溫暖的“老師辛苦了!”,我感到特別地欣慰、滿足。我把欣賞真誠地送給每一位按時進入課堂、靜心在當下、專注于課堂并積極互動的你們。

      看似順利的一節課,其實都要傾注很多的準備和鋪墊。自1月29日開始,老師們學習了2個教學平臺(雨課堂、學習通)、1個慕課平臺(中國大學慕課MOOC)、1個教材配套平臺(U校園) 以及騰訊會議。對于每個陌生的平臺,老師們都要操練使用平臺的每一個功能。很多老師更是24小時微信在線,在教研組群里討論和分享技術問題。待學習了解平臺使用后,聯系同學們建班、發布課堂通知。后來又由于流量用戶增多,有的平臺無法實現一些功能,老師們又輾轉轉向別的平臺。同學們也非常積極配合著一路輾轉,進新班、聽候課程安排,緊跟老師的節奏。課代表作為我的得力助手,認真落實我交待的任務,準確無誤地把課程驗證碼發送到每位同學的手中,保證在開課之時大家都能登陸使用U校園資源,特別感謝!

      在這段特殊時期,全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許多白衣戰士“逆流而上”,奔赴最危險的抗疫第一線。每每看到這些醫務工作者及基層防疫工作人員的畫面時我都熱淚流淌。所以,在我們也許還為待在家中不能外出、往日生活被打亂感到郁悶無聊的時候,其實我們更該為有人負重前行為我們守得這一方平安、家中有充足的物資、快遞小哥還在為我們送來生活必需品、在家能安心學習而感到慶幸和感恩。感恩和敬畏是我們所有人2020年要重新學習的課題。

      開學之初無論怎樣的磕磕絆絆,都希望大家設立并卯定目標,能在這學期課堂上有所收獲。愿春暖花開、疫情驅散之時,我們留下更努力的精神和踏實的態度。加油同學們!Love you all!


    教學相長,漸入佳境

    鄭華偉老師



      這次“停課不停學”的確對我來說是個挑戰。一直以來,我都不喜歡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在海外舉家團圓的時候,國內疫情暴發,我的返京之路遙遙無期。眼看開學了,同事們在嘗試學習通教學,我也加入了這個學習的大部隊,建班、直播嘗試、錄制速課……在嘗試中,我無數次“打擾”到學生,我可愛的學生不僅配合,還不斷出思路想方法,全是網絡大咖!這次,我真正體會到了,教學相長、術業有專攻。

      在摸索過程中,家人也都成了我試課、試講的學生。終于學習通平臺算是明白了一些。后來在語言文化學院視頻會議中得知,太多人上課,會導致問題,馬上要準備一套上課預案。會議結束后,我迎來了一個不眠之夜,企業微信、微信群、釘釘直播嘗試的工作又開始了,所有學生全都被我拉到企業微信中,又發現群規模有人數限制,我馬上下載釘釘……這一晚上的多次嘗試,線上教學得以順利開展。

      認真算好國內外時差后,靜等上課。第一次課在忐忑中完成,因為看不到學生的表情,我一分鐘也不停地講、不停地提問,好像停下來,就不知道從哪開始了。下課后,收到學生的信息,老師辛苦了……雖然感到辛苦和不適應,心里還是格外溫暖。

      在家我只有一部手機,不能實現我對教學的預期,我決定回國。終于,歷經了萬難和家人的阻攔,我回到了北京家里。在隔離觀察期,我開始了第二堂、第三堂課,開始漸入佳境……教材、視頻直播、學習通、U校園、微信群并用,完成了四個小時的教學。我還是更期待去教室里面對青春昂揚的學生們,因為那是生命中氣息和情感的流動!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漸漸摸索出了給學生上網課的方法,用三個平臺:直播平臺用來講知識點、互動、答疑;學習通里放進微課和速課,用來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微信群用來作業交流和信息分享。愿疫情早日過去,期待全校師生共聚在北服美麗的校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