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4年度資助項目《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招生簡章
- 2025-03-03
- 來源:美術學院
- 作者:美術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深入踐行拓寬非遺人才培養渠道的工作布署,不斷推動非遺與教育、旅游領域深度融合,重點培育非遺策展領域復合型人才,為非遺保護事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生力量。
本項目基于京津冀一體化國家重大戰略區域豐厚文化資源,構建系統化非遺策展教學工作體系,促進非遺活態傳承與現代傳播理念有機融合,培養具有國際化理念、多元化視角的非遺策展專業人才隊伍,填補非遺策展領域目前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空白,助力首都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主辦單位
北京服裝學院
資助單位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
承辦單位
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
協辦單位
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當代振興傳統手工藝研究與保護中心
學術支持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非遺工作委員會

本項目依托《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關于非遺展示與傳播工作要求,以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為核心命題,選拔30名具有相關專業背景和創新思維的學員參與培訓。深度融合理論與實踐,聚焦專業性、實踐性、互動性與體驗性,匯聚全國著名非遺策展專家、文化創新傳承與發展行業專家、高校名師集中授課。項目課程設置涵蓋理論講授、實地調研、工作坊實踐等多個模塊,結合國家級非遺策展項目落地,開展全方位、系統性非遺策展培訓。


項目完整實施周期
2025年3月1日—10月31日

第一階段
學員招募:3月1日—3月31日
開班儀式:4月初
第二階段
理論學習:4月1日—4月20日(非連續)
第三階段
參觀交流:4月21日—5月1日(非連續)
第四階段
項目實踐:5月1日—6月30日
第五階段
結業典禮、結項:7月1日—10月31日
(原則上第二階段理論學習每周六、日、一、二、三上課,周四、周五休息。具體授課時間、內容及授課導師以課程表為準)

集中授課地點
北京服裝學院芍藥居校區
項目調研、創作等實踐地點
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等
(具體以實際安排為準)


熱愛祖國、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善于溝通、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年齡原則上不得超過45周歲,本科學歷以上。

非遺相關領域從業者(管理者、推廣者、創業者)等專業人才;藝術與設計相關專業院校人才;文化及藝術領域相關人才。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者優先錄取:
(1)對非遺有深入了解,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和非遺創新潛力,以及文案策劃能力,有參與非遺文旅項目策劃經驗;
(2)熟練掌握平面設計軟件,如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 等,能夠獨立完成展覽平面設計工作;掌握相關設計軟件,如3ds Max、SU、CAD 等,能夠進行展覽空間的初步建模和場景設計,對展覽空間布局和展品展示效果有一定的把控能力;
(3)掌握新媒體運營技能,如社交媒體平臺的運營、短視頻制作與推廣等;
(4)具有計算機 + 文化交叉能力,如精通3D掃描/數字孿生、AI文物修復及AR / VR算法開發,掌握非遺數據庫建設與生成式AI文化IP的衍生實踐,具備技術策展能力(觀眾分析/GLAM標準)或數字文保經驗等。

針對有較大發展潛力但不滿足上述條件的特殊人才,經專家組審批同意后,可適當放寬遴選標準。對于已參加過同類項目的學員不再錄取。


2025年3月1日—3月20日

電子材料:
(1)提交《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報名表(見附件1);
https://mp.weixin.qq.com/s/5GhxvcaGu085YcBeWvoArg
(2)提交本人簡歷及相關作品電子版(同類項目策劃案例等)。
以上材料電子版的壓縮包需在指定時間內發送到郵箱,郵件名稱格式均以“姓名+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命名。
材料報送郵箱:
Jjjfyczrcpy@126.com

報名截止后,由專家組進行評選,擇優錄取。培訓人員名單確定后,會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通知,并在公眾號#非遺策展說公示。


學員正式報到后,嚴格按照《學員手冊》相關規定參訓,否則項目主體即時解除其參訓資格,該學員不予結業,不發放結業證。
1.培訓費用
參加培訓學員在培訓期間的學習資料、考察調研、實踐材料、展覽等費用均由項目主體承擔,具體金額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設置。項目集中培訓期間學員的往返交通費、住宿費自理,項目主體提供在集中培訓期間的午餐,按照統一餐標補發。
2.項目聯絡人及聯系方式
項目負責人:
沈華菊 18610592490
項目聯系人:
林心如 19856420249
王 沖 13521837361

學員在校集中培訓期間的管理嚴格按照北京服裝學院制定的學員管理制度執行。同時,學員將與項目主體單位簽訂培訓期間管理協議。項目主體對參展作品有展覽、研究、攝影、錄像、出版及宣傳權。凡報名學員,應視為已確認并遵守招生簡章的各項規定。本《招生簡章》最終解釋權歸《京津冀非遺策展人才培養》項目組所有。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發起設立的公益性基金,重點圍繞舞臺藝術創作、文化傳播交流和藝術人才培養三大領域開展資助。基金面向社會接受申報、資助過程受社會監督、資助成果由社會共享,最大限度調動社會參與文化建設積極性,搭建了一個開放平等、公開透明的藝術資助體系,充分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領作用。








項目組部分非遺策展案例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