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我校舉辦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公開課
- 2019-11-06
- 來源:教務處
- 作者:田紅艷 張樂
- 編輯:宋冰瀅
- 閱讀次數:
-
11月5日下午,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公開課在科技報告廳舉行。黨委副書記倪賽力、黨委常委、副院長詹炳宏,以及教學部門書記、院長(主任)、教學副院長(副主任)“課程思政”試點課程建設項目負責人、專業負責人、骨干教師、校教學督導組成員、發展規劃處、教務處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共計九十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會議由倪賽力主持。


公開課開始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主任張紅玲簡要培訓了“課程思政的內涵與實踐”。張紅玲主任從課程思政的內涵、提出背景、特點及課程思政的實踐四個方面展開,深入淺出地為與會教師講解了課程思政不拘泥于各科專業知識的學習,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各環節的方法和路徑。通過尋求各科教學中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關聯性,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融匯于各科的教學當中,使各門課程都能參與到學校育人的系統工程中,形成一個完整的課程育人體系。將政治意識、思想引領和價值塑造滲透于專業課的教學過程當中,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主流價值觀念的熏陶,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之后,郭強教授進行了《從西方琺瑯到中國景泰藍》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公開課。他以對時間的感想為序,以自己的個人成長、對學業的思考和人生感悟為例,告訴大家要珍惜時間,認真思考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時間去完成一名教師所肩負的責任,終身學習,振興教育,努力讓自己成為優秀的人,去完成培養優秀的人的歷史使命,形象的比喻和切身的體會感染著在場的每一位教師。接下來郭強教授從琺瑯——一個西方的舶來品、景泰藍—琺瑯的中國本土化、古“絲綢之路”與今“一帶一路”、今日景泰藍的傳承與創新四個方面講述了從西方琺瑯到中國的景泰藍。通過豐富的專業知識講授,郭強教授總結了“文明共享,洋為中用,中國特色”和“互融互通,古為今用,再創輝煌”的學術理念,強調了要樹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時要尊重事實,有容乃大,要不斷從實踐中創新,今日的傳統即為昔日的創新,創新和發展是對傳統文化最好的傳承。最后郭強教授借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表達了自己未來的學術研究暢想中傳統手工藝生產要注意保護環境的問題,強調研究開發任何東西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綠水青山才是我們最大的財產。在整個公開課示范過程中,郭強教授以豐厚的學識、詼諧的語言,在傳授豐富的專業知識的同時,以自己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和學術理念去影響著在場的每一個人,與會教師們受益匪淺,對如何講好課程思政建立了意識,增強了自信。


最后,倪賽力做總結發言,他對廣大教師提出三點希望和建議: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課程思政對于培養時代新人的重要意義;二要提高責任意識,充分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讓思政內容融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中來;三要提高教學技能,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同時對二級學院提出三點要求:一要高度重視,把課程思政作為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抓手;二要扎實開展試點,以點帶面,逐步形成課程思政的良好局面;三要建章立制,把課程思政工作作為教師職責和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開展相關的考核和評比工作,如每兩年開展一次課程思政教學水平、教學能力、教學效果比賽,與兩年一度的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交叉舉辦。號召全體教學單位和教師著力推動課程思政工作,把課程思政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重要成果,同時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對內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對外展示北服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水平與風采。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