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甲子北服│“國際視野下的可持續概念設計”學術論壇在北京服裝學院舉行
- 2019-10-22
- 來源:民族服飾博物館
- 作者:張毓雯 張新婷
- 編輯:宋冰瀅
- 閱讀次數:
-
10月21日上午,“國際視野下的可持續概念設計”學術論壇在北京服裝學院7號樓圓桌會議室舉行。
“國際視野下的可持續概念設計”學術論壇結合同期舉辦的“千補百衲 被褐出塵—東京Amuse Museum‘BORO’館藏展”和“節用·惜物—可持續創新設計展”,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針對國際視野下的可持續概念設計議題展開進一步學術交流。論壇由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博物館學會共同主辦,奧運服飾文化研究中心、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北京博物館學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承辦。
出席論壇的嘉賓有北京博物館學會劉超英理事長及韓英女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館長盧穎,深圳畫院美術館館長孔森,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國際院長Carol Ann Priest以及北京博物館學會非遺專委會、首都博物館和兄弟院校的專家、同仁。擔任論壇的演講嘉賓為國際奧委會品牌顧問、雅典奧運整體形象景觀設計創意總監西奧多拉?瑪莎里斯(Theodora Mantzaris),東京AMUSE MUSEUM館長辰巳清(Tatsumi Kiyoshi),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賀陽,無用品牌創始人、服裝設計師馬可。論壇由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張玲主持。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賀陽首先致開幕詞。賀陽館長由兩個事例引入議題:一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獎牌的所用材料是從8萬噸電子垃圾中提煉的;二是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正在舉辦的“千補百衲 被褐出塵—東京Amuse Museum‘BORO’館藏展”,這是一個關于一代又一代人,持續不斷地縫縫補補,珍惜材料做衣服的傳統主題展覽。一個傳統,一個當下,但兩者涉及的議題實際上都是與“可持續”相關的。自美國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帕帕奈克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設計是為了什么?”這一涉及倫理的重要議題以來,人類的環境問題、生存空間并沒有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改善。她認為可持續的概念和人的生存、地球的生存息息相關,可以說可持續設計仍然是人類最大的道德話題。因為可持續設計是為了生存而設計,并呼吁用設計生存。這一議題在今天的商業化設計,以及所謂為創新而設計橫行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創意思維和品牌戰略家、英國藝術指導協會的成員、享譽全球的運動專家西奧多拉·瑪莎里斯(Theodora Mantzaris)發表了題為《可持續精神之于奧林匹克主義》的演講。她表示,可持續發展是奧林匹克主義的核心,近年該主題備受國內外的關注。不少服裝品牌已經開始追尋可持續發展道路,通過多種方式實行回收再利用。2022年的冬奧的舉辦對于中國來說是一個機遇,通過此次盛會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在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領導地位。北京服裝學院與Amuse Museum的合作向大眾傳遞了回收再創造的理念,通過展覽讓更多的人關注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學術主持張玲副教授對西奧多拉·瑪莎里斯女士的演講進行小結:西奧多拉女士的演講從時尚品牌、環保理念、奧林匹克的世界內涵以及中國踐行大國的可持續擔當三個方面闡釋了演講之要義。西奧多拉女士舉例在可持續概念的影響下,一些時尚品牌有所行動,以回收再造理念為支撐,致力于保護環境的種種努力。她以國際奧委會的專業態度闡釋了奧林匹克的專業價值觀,以及奧林匹克品牌在國家、文化的持續影響力。可持續發展是奧林匹克主義的核心,2008年綠色清潔的北京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在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領導力量,與此同時美麗中國建設步伐也在有效推進,這證明了中國在踐行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走在時代前列。
AMUSE MUSEUM 館長、東京藝術大學大學院國際藝術創造研究科研究員辰巳清 (Tatsumi Kiyoshi)發表了題為《BORO、AMUSE MUSEUM、田中忠三郎》的演講。他講到,BORO在如今作為藝術品被世人所知,但在一兩百年前,這些粗布襤褸卻是日本青森人民僅僅為了生存而孕育出來的“生活必需品,上面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生命,感情以及智慧。 AMUSE MUSEUM于2009年在東京淺草成立,用十年的時間給大家講述了BORO的意義以及其背后的故事。田中忠三郎用近半生的時間尋找、收集BORO,見證了這一代又一代的人與這些粗布襤褸之間的故事,讓襤褸蛻變為BORO。樸素的可持續發展思想自古便有,而自然資源匱乏日本也是從江戶時代便開始建設資源循環型社會,而把循環再利用做到極致的正是處于日本本州最北端的雪國——青森。
學術主持張玲副教授對辰巳清館長的演講進行小結:辰巳清館長的演講從三個維度展開,首先介紹了BORO文化的守護者、日本民俗學家田中忠三郎先生傾注半生經歷對襤褸衣衫進行收藏與保護,讓襤褸蛻變為BORO的故事。隨著以娛樂文化成立的AMUSE MUSEUM在東京淺草的落成。為淳厚的BORO文化增添了廣闊的展示舞臺。多元趣味化的布展方式,老手藝與新環境的巧妙融合,既有厚重的文化積淀,又不乏現代詼諧的活潑趣味。辰巳清館長以BORO文化在日本本土產生的背景加以歷史回歸,館長進一步指出這些千縫百衲傳承數載的襤褸衣裳是貧窮境遇下對生的執念,是一代代生命、感情、智慧的傳遞。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2008年北京奧運會賽事制服及火炬接力制服總設計師、博士生導師賀陽發表了題為《極簡心象——“一方布”服裝結構的傳承》的演講。她提出中國傳統服飾以不同的矩形拼合的制衣方式,簡單易學,技藝門檻低,一個初學的女孩,都能夠迅速的掌握。簡單的技術,又有極大的發揮空間與彈性,在技藝熟練、精進的過程中,可以達到更高的境界,這是先人留下的可傳授的方法,具有普適性,同時更蘊含深刻的仁厚與慈悲。用盡可能少的元素表達更加豐富的效果,揭示了大自然節省、不徒勞、多樣性的基本原則與天道;用最簡化的方式,解決最根本的問題,滿足多樣化的需求,民間的智慧是傳統技藝傳承的要義。以恭敬、謙卑的態度向先人和民間的婦女學習,以手藝的為基本線索,研究傳統造物的思想與邏輯,讓后來人在日漸西化的語境中永不迷失自己的文化來源與方向。
學術主持張玲副教授對賀陽教授的演講進行小結:當代設計應有自身文化的根脈,賀陽教授深諳此道,通過對北魏素絹步、遼宋合襠褲的結構解析,揭示了“一方布”結構所承載的以不變應萬變、盡物節用的理性精神。但這一傳統根脈卻在西方文化的強勢沖擊下導致斷裂。幸運的是,中國古代幾千年的造物智慧,在西南少數民族等地被世代相傳。那些造型單純的少數民族服飾案例體現了造物自然、源于生活、本質素樸的藝術特色,是賀陽教授及其團隊數年來不畏嚴暑,翻山越嶺,深入山村寨落,悉心整理所得的寶貴文化遺產,它們無疑是見證中華民族聰穎才智的活化石。
無用品牌創始人、服裝設計師馬可發表了《在有用時代呼喚無用精神》的主題演講。演講以提問的方式層層展開:什么是“可持續”?是人類的可持續 ,還是生命萬物的可持續? 人類并非這個世界上唯一渴望“可持續”的物種,如果人類追求的“幸福生活”一直在以其他生命物種的消亡和毀滅為代價,那么人類如何能夠實現唯我獨尊的“可持續”?馬可女士講到,這是一個追逐功利的時代,不能立刻拿到結果、獲取利益的事情都被稱為“無用”,因此而無人問津。面對一個物質有限、資源日益匱乏的地球,人類將如何從“索取者”轉化為“回饋者”,這才是探討“可持續”的唯一立足之地。
學術主持張玲副教授對馬可女士的演講進行小結:演講列舉了隨著人類人口的劇增,人類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頻繁的活動所帶來的環境危害以及全球野生物種隨著人類活動而減少......這些都見證了隨著人口增長對自然和環境所帶來的的傷害。馬克認為可持續發展不是人類唯我獨尊的可持續,而是生命萬物的可持續。為了探究人類存在以來其背后真正存在的大道,馬可及其團隊于2006年至今,開啟了手工藝調研之路,深入農村鄉間,提取豐富的民間手工藝智慧的營養,同時也開啟了現代設計的轉換之路。她的“無用”設計品牌每年兩季推出民間工藝調研大展。“無用”的設計與眾不同,就猶如與眾不同的馬可一樣。馬可認為一件好看的衣服不是她的追求,一件感動的衣裳才是,時尚不是求新尚異的快速消費與舍棄,而是這個時代中美的教育和道德的標尺。時尚需要懂得節制,而不是貪得無厭。
最后,張玲副教授進行會議總結:“國際視野下的可持續概念設計”學術論壇的四位嘉賓從不同的闡述視角,依托實際應用的案例,無論是廢棄的循環利用、襤褸工藝的時尚借鑒、“一方布”理念的當代轉化,還是“無用精神”的砥礪實踐,都為新時期帶來了可持續設計的解決之道。設計是一種力量,但如果不加節制的泛濫使用,則會帶來災難性的影響。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成為2015到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中的重要一環,謀求合理的消費和生產模式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設計師應該承擔起以設計解決社會問題的責任,將美麗的事業構建在人道、關懷、善意為砝碼的理性天枰之上,對構建理性的消費環境和諧的社會秩序做出表率。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在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2020歷程、以及北京2022東奧會三大理念的指引下。北京冬奧會系列服裝的設計必將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的人文理念。以衣載道,為促進人類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論壇深入探討了傳統文化、現代時尚中的“可持續”設計,對如何促進人類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發展的進一步平衡展開思考,為相關服飾設計提供了“可持續發展”概念的學術支持。論壇在熱烈的氣氛中落下帷幕。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