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_BD英语神马影院手机在线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字號: A A A

  • 【“雙代會”報告解讀】圍繞中心創特色 凝心聚力促發展 ——訪黨委書記馬勝杰
  • 2018-10-13
  • 來源:黨委宣傳部 發展規劃處
  • 作者:黨委宣傳部 發展規劃處
  • 編輯:宋冰瀅
  • 閱讀次數:
  •   【編者按】10月13日,北京服裝學院第七屆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以下簡稱“雙代會”)勝利召開。黨委書記馬勝杰代表校領導班子作了題為《深化改革 特色發展 加快國際一流時尚高校建設步伐》的工作報告。報告全面回顧了五年來學校的各項工作,總結了寶貴經驗,對今后五年學校發展進行部署。為幫助廣大教職員工進一步加深對“雙代會”精神的理解,認清下一個五年工作的定位、方向和目標,增強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記者對馬勝杰同志進行了專訪,深入解讀大會報告。

     

     

      在談及報告的起草過程時,馬勝杰介紹說,校黨委高度重視“雙代會”校長報告撰寫工作,將其視為總結辦學成果、明確辦學方向、統一思想、增進共識的重要契機。從6月份即開始著手籌備,成立了專門的起草工作小組,研究報告的起草工作。成立伊始,工作小組就抓緊調研,拿出了初步的方案。征求了各位校領導、二級單位、部分教師和學生、民主黨派人士、黨代表、校友等方方面面的意見,最終的定稿應該是第九稿??梢哉f,報告凝聚了全校師生員工的智慧和共識。

      馬勝杰強調,報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第六屆教職工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以來的工作回顧,二是今后工作目標與任務。

      工作回顧部分。主要從九個方面集中體現了我校近五年所取得的成績,包括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學科專業建設成效明顯,師資隊伍建設機制不斷完善,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服務社會能力顯著增強,服飾文化傳承與創新成果豐碩,國際化辦學水平進一步拓展,綜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黨建工作成績喜人。在過去幾年中,北服人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績,這也是全校凝心聚力、勵精圖治的結果。

      今后五年的任務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凝練學科專業優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強時尚與前沿科技融合、促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推進國際化辦學和提高綜合管理水平。在這部分,也涉及到一些體制和機制上的創新。

      馬勝杰指出,報告的指導思想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和差異化發展戰略,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為牽引,創新教育體制,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充分激發教育事業發展生機活力。

      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

      1.報告系統回顧五年來在人才培養、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技創新能力、服務社會能力、服飾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化辦學、綜合保障能力和黨建工作等九個方面取得的成績。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教師聘用、專業技術職務晉升及退出等管理制度;完善教師分類評價機制;建立科學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構建教學與科研相輔相成、互為依托的獎勵評價制度。

      3.堅持以本為本,確保本科教學的核心地位,建立健全各類課堂協同育人機制;完善教學質量保障與評價機制,推動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優化學科專業建設,建立預警和動態調整機制;改革研究生管理制度;構建優勢學科專業的本碩博一體化培養體系。

      4.促進時尚與前沿科技的融合,增加科研崗位設置,建立重大項目培育機制;深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從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產業集群地和企業、服務人們美好生活需要幾個層面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5.構建國際化辦學新格局,對標一流時尚學府,引進國際智力資源,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提高教師訪學及英文授課能力培養力度,加快師資國際化建設;拓寬學生雙向培養渠道,深化國際化培養進程;參與、承辦國際重大活動,提升國際影響力。

      6.提高綜合保障能力,建立資源統籌共享機制,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內部運行效益;加強基礎數據建設,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7.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創新基層組織工作體系;不斷完善干部選人用人機制;建立“優勞優得”的管理干部薪酬體系;強化崗位目標責任制管理。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北京市教育大會精神,學習貫徹中央、北京市委有關高校工作精神,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和首善意識,保持辦學治校的政治方向,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為保障,以深化綜合改革為動力,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推進學科建設為重要抓手,著力提升學校服務國家戰略、北京“四個中心”建設的參與度和貢獻度,著力提升學校的國際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