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北服“九野拾遺:土布新生”大秀亮相2025中國國際時裝周,百年土布煥新詮釋“她”力量
- 2025-09-12
- 來源: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時尚傳播學院
- 作者: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時尚傳播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9月11日,由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教授梁燕團隊完成的“九野拾遺”大秀亮相2025中國國際時裝周。北京服裝學院黨委書記黃克瀛,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專職副主席朱少芳、謝方明出席,相關時尚領域嘉賓、師生校友代表共600余人參加。本場秀演由北京服裝學院時尚傳播學院23名學生進行演繹并參與編導,為觀眾帶來一場充滿創意的時尚盛宴。
2026年春夏發布會以“九野拾遺:土布新生·‘她’之力量”為主題,在延續山東魯錦、崇明土布、南通色織土布等傳統“紡織非遺”民間土布素材的基礎上,進一步融入更多民間土布織物與民族織錦材質,并將設計視角從對“物”的塑造轉向對“人”的敘事。
歷經百年的經緯脈絡——土布類織物,不僅是地域族群的身份象征與生活史詩,更鐫刻著東方手工藝者“格物致知”的造物哲學。它承載了以女性為主體的生存智慧與生活態度,在歷史長河中靜默而堅定地訴說著“她”的力量:沉靜、柔韌、銳意。
通過一系列設計手法,設計團隊將土布中凝聚的女性光芒與力量以嶄新的敘事方式重新呈現,借助當代設計語言,與傳統織造背后的女性精神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本次發布會共呈現41套作品,完成了一次對傳統與當代融合的深刻表達。
第一系列作品
本季作品共分為三個系列。第一系列通過植物拓染、漸變染色、數碼印花等改變傳統土布織物的濃烈配色,重塑土布織物的色彩感知;結合精紡羊毛、絲毛提花緞、真絲綃等織物,以及手織土布與羊毛織物的針刺工藝來打破土布織物的秩序邊界,實現對女性內斂、沉靜氣質的塑造。








展演作品
第二系列作品
設計中通過土織物與蕾絲、網紗、精紡羊毛、醋酸織物、重磅真絲緞、絲毛緞等材料組合、拼接,結合刺繡、染金涂層、褶皺等工藝,消解傳統土布織物的厚重,以更柔和的色彩視覺完成設計層次的虛實融合,展示女性柔韌、繁花的一面。








展演作品
第三系列作品
設計中保留傳統土布織物的濃烈色彩,通過與皮革、羊毛織物、羊毛格呢、網紗等材料結合,以及色紗織造的幻色處理,并通過褶皺層疊、多種材料穿插形成層次感,將女性的柔與剛、靜與動、平淡與絢爛的人生多面性和氣質多樣性通過正背翻轉的結構處理方式來呈現。








展演作品
設計團隊在往季中首先對華東地區土布類織物開展了田野調查、人物訪談與樣本分析等系統研究,完成了對其組織結構、用色規律、紋樣特征分析、紗線染色打樣工作。在此基礎上,團隊進一步走訪云南德宏、四川越西、貴州凱里等多地,運用譜系學方法深化對中國土布織物發展脈絡與地域差異的把握,并在設計實踐中融合多地代表性土布織物,積極探索傳統非遺土布的當代創新路徑與方法,同時致力于記錄紡織非遺背后的人物故事與生活智慧。












設計細節
近年來,北京服裝學院積極發揮高校力量,在非遺資源豐富的鄉村場域匯聚跨學科團隊,推動非遺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設計團隊對民間土布的創新實踐,不僅推動了非遺技藝的現代化轉型,也是構建中國設計話語權的重要嘗試——使東方造物智慧以當代形式重返世界時尚核心舞臺。

師生合影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