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防染工藝傳承與設計創新作品展開幕暨理論研討會順利召開
- 2016-04-08
- 來源:民族服飾博物館
- 作者:劉育紅、趙雪媛
- 編輯:郄程
- 閱讀次數:
-
【新聞中心訊】4月5日,我校民族服飾博物館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聯合主辦的“防染工藝傳承與設計創新作品展暨理論研討會”在綜合樓一樓展廳舉行。北京服裝學院院長劉元風教授、副院長賈榮林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張敢教授、中國文物學會民族民俗專業委員會會長朱澤玲會長、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實驗教育中心常務副主任楊靜副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科研辦主任董素學副教授、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副主任張寶華副教授、賈京生教授等出席開幕式。展覽開幕式由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賀陽教授主持,研討會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賈京生教授主持。
本次展覽展品涵蓋兩個部分: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藏精品防染工藝百褶裙展示與相關田野調查和研究整理;我校染織服裝系染織專業《印染藝術設計》課程中的防染技藝創新設計作品39幅,其中碩士研究生3幅、訪問學者2幅。本次展覽將持續到4月17日。
北京服裝學院劉元風院長致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敢副院長致辭


在隨后舉行的理論研討會上,來自北京服裝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的師生共16位演講者,圍繞防染工藝傳承與設計創新主題進行講演,從工藝傳承、田野調查、創新設計等角度各抒己見。出席研討會的有:中國文物學會民族民俗專業委員會會長朱澤玲會長,北京林業大學高陽副教授及研究生,北京工業大學趙亞杰老師,北京服裝學院的教師、碩士生、博士生,清華美院染織專業碩士生、本科生及訪問學者。原計劃三個小時的理論研討會從14點一直持續到將近19點,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研討名錄: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賀陽教授,研討主題是《藍染田野考察——關于工具、材料與設計風格的一點思考》:創造力源自于隔絕與限制 ,也源自于技藝。
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實驗教育中心常務副主任楊靜教授: 研討主題是《“染”的靈感啟發》:分享了有關染色技法與面料材質關系的相關經驗和創作感受。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賈京生教授,研討主題是《巧奪天工的“技”與“藝”》:分享的是今年2月赴海南省為期15天的有關海南苗族蠟染的田野調研,談到了海南苗族非遺蠟染的現狀及其服飾裝飾的藝術創造與巧奪天工的技藝,以及苗族工藝文化的唯一性、多樣性帶來珍貴價值性等問題。
中央美術學院李蕓(視覺傳達方向,研三),研討主題是《藍染——探索可控范圍中的不可控價值》:以藍染工藝為引子,談及其中的可控與不可控性,并由此談論可控范圍中的不可控價值。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舒(染織專業 三年級),研討主題是《蠟染工藝的文化思考與設計創新》:分享了其對蠟染傳統工藝技法上的體驗及其文化價值上的思考,及其創作蠟染創新作品時的靈感來源創作思路及創作方法。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李昕,研討主題是《一千個白褲瑤婦女與一千種“類卐字紋”——個人因素對防染工藝的影響》:個人因素對防染工藝的微妙影響,反倒催生出統一于共性中個性之美。
中央美術學院陳翊君(視覺傳達方向,研三),研討主題是《從0開始》:傳統技藝非一朝一夕之功,躬身親行是從零開始的最好方法。
特邀貴州苗族民間學者雷洪斌,研討主題是《讀懂傳統傳承》:讀懂傳統是更重要的傳承方法。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辛磊(染織專業三年級),研討主題是《防染工藝的技法嘗試與語言探索》:分享創作蠟染創新作品時對工具及材料的多種多樣的制作及嘗試,以及所取得的獨特藝術效果。
中央美術學院劉典(視覺傳達方向,研三),研討主題是《傳統圖案在藍印染工藝中的實驗與探索》,將藍印染工藝的學習與中國傳統圖案相結合,嘗試不同防染材料在藍印染中的試驗,探索現代應用的可能性。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劉育紅,研討主題是《傳統藍印花布工藝掠影-----手工藝田野調查的體會與反思》:做田野調查需要嚴謹的態度,科學的方法,還要做好吃苦耐勞的心理準備。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胡佳楠(染織專業 三年級),研討主題是《“染與防”蠟染的創新探索與實踐》:分享貴州蠟染考察中的自我思考,以及設計實踐中對傳統技法與現代圖案構成、現代產品形式相結合的嘗試。
北京服裝學院周成飛(少數民族藝術方向,研二),研討主題是《貴州蠟染圖案中的“程式化”——以“卐”為例》:無規矩不成方圓,秩序是實現圖案程式化的重要方法。
北京服裝學院謝菲(少數民族藝術方向,研二),研討主題是《貴州少數民族百褶裙上的防染工藝》:基于民族服飾博物館館藏百褶裙研究,蠟染百褶裙的圖案會因裙褶而變化,撥開層層褶裥,看到被隱藏的蠟染圖案,竟是別有洞天。
北京服裝學院李欣慰(服裝設計與創新方向,研二),研討主題是《藍染--—關于絞纈方式的實踐》:記錄在南通二甲鎮進行藍染實踐的過程,期間對多種絞纈方式進行了探索,并分享了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北京服裝學院張蓓蓓(服裝設計與創新方向,研一),研討主題是《絞纈工藝的幾何構圖初探》: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結合扎染方式與染出的幾何圖案,從點、線、面三個方面總結了扎染技法與圖案之間的關聯,以及圖案的構成特點。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