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展覽直擊】傳遞“與美同行”的堅守!北京服裝學院首屆網絡思政教育成果展(一)
- 2025-11-03
- 來源:藝術設計學院
- 作者:藝術設計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為深入推進大學生網絡思政工作走深走實,以藝術之筆繪就思想引領新畫卷,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黨委宣傳部和黨委學生工作部共同籌備了首屆網絡思政教育成果展。展覽聚焦青年思想引領,涵蓋校史記憶、青年擔當、家國情懷與成長護航,共計展出作品169件,旨在讓思政力量在筆墨間浸潤心靈、點亮青春。



展覽現場
展覽分為兩大板塊:“薪火相傳?時代印記”與“筆底春風·青年新語”。兩大板塊共包含九個部分,全景式呈現了展覽的豐富內涵。
小編化身線上導覽員,帶來一系列精彩展覽內容!不想錯過任何一份美好?鎖定我們,一起云游這場藝術盛宴吧!
展覽作品賞析(一)
01“歲月回響?我們的奮進之路”部分
作為“青說青畫·思政藝苑”網絡思政部分的特色內容,以時間軸為順序,深度挖掘北京服裝學院發展歷程,將建校初心、服務國家重大項目的感人故事和“與美同行”的校訓精神,以藝術長卷形式匠心繪制。長卷鐫刻“設計強國”擔當,細節回響“與美同行”初心,融匯校史溫度與設計力量,激勵北服人續寫時代華章。
第一部分
初心啟航——從 “穿衣夢” 到 “化纖情”
繪畫作者:鮑航宇

1959年2月,紡織工業部建立了北京紡織工學院。學校當年建校、當年招生,在全國依托紡織行業引進優秀師資,開展教學,并從無到有,開展了校園基礎建設。1961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使學院更好地為化纖工業發展服務。
第二部分
困境堅守——風雨中的教育火種
繪畫作者:丁一諾(線稿)、李婧祎(上色)

1969年11月,學校教職工攜大部分家屬及學生從北京遷往江西。在此過程中一批師生受到沖擊,正常教學工作一度中斷。盡管歷經動蕩流離與艱難困苦,師生始終堅守對生活的熱愛、對學校的赤誠,在艱苦歲月中守護了學院的辦學根基。這份堅持最終獲得回應,學校收到教育部“重新選址建校”的批復,并迎來了復校的重要時刻。
第三部分
專業蝶變——開啟服裝教育新征程
繪畫作者:丁一諾(線稿)、李婧祎(上色)

1987年,遵照紡織工業部部署,學校啟動改擴建,成為中國第一所服裝學院。1988年5月,“北京服裝學院”命名典禮隆重舉行。作為我國首所服裝專業院校,學校命名典禮受到黨和國家、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各界領導紛紛為學院題詞題字,寄予殷切期望。圖為:國家副主席王震同志出席典禮并題詞——開拓外向時裝。
第四部分
改革創新——以設計賦能時代
繪畫作者:于一諾(線稿)、農瀅燦(上色)

在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作為全國唯一服裝高校,學校積極探索教學改革與學科建設,率先提出以服裝為中心的“學科群”建設、藝工結合等特色思路,開展“學位服研究與設計”課題。學位服作為規范的學位標志,對倡導尊重知識、激發學子熱情及促進國際交流意義重大。這一研究成果不僅是改革開放中的新生事物,更在中國服裝服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第五部分
傳承致遠——文化與教育的雙向奔赴
繪畫作者:羅婕娜(線稿)、農瀅燦(上色)

1999年,在全國高校擴招背景下,學校立足實際、堅守特色,以21世紀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為重點,在人才培養、科研及社會服務領域作出重大調整。在此前的1990年5月,學校以“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已建成民族服飾博物館。建院40周年校慶期間,各界師生、校友齊聚,學校首次梳理形成《40年大事記》,并出版畫冊與校友回憶錄。
第六部分
匠心育人——課堂里的設計星火
繪畫作者:于一諾(線稿)、劉涵予(上色)

學校特色專業教學與學術研討相互交融。教學研討環節充滿張力,教授以睿智視角引導思考,學子以熱忱投入回應,教與學之間的火花,持續點亮北服以“藝工融合”為核心、以學科群為架構的特色教育之路。
第七部分
使命擔當——設計助力大國工程
繪畫作者:丁一諾(線稿)、劉子羽(上色)

隨著辦學特色日益凸顯、社會服務成效顯著,學校開始承接國家重大設計項目。期間,學校不僅圓滿完成2008年奧運服裝設計,還承擔“神舟七號”載人航天設計任務,具體負責艙內航天服配色、睡袋圖案及艙內用鞋設計。此外,為彰顯中國現代服飾文化,凝聚民族智慧與自強精神,雕塑作品《中山裝概念》應運而生,以民族性與現代性的融合,傳遞對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追求。
第八部分
走向世界——時尚里的中國聲音
繪畫作者:羅婕娜(線稿)、劉子羽(上色)

2019年5月,學校黨委經過數年來的充分審慎研究,首次發布學校校歌,提出了“與美同行”的新校訓,傳遞了北服的精神底色。在2022年,冬奧首鋼大跳臺的設計也體現了學校正以時尚為語言,以藝術為橋梁,在全球舞臺之上繪就出一幅多元交融的絢麗圖景。
第九部分
為國獻禮——設計中的家國情懷
繪畫作者:于一諾(線稿)、劉子羽(上色)

2025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中,學校精心設計的“和平80”觀禮包,以獨特的設計語言閃耀全場。回溯過往,在奧運服飾設計領域同樣留下融合運動之美與設計之魂的作品,讓運動員身著特色服飾亮相時,將北服的匠心深度融入家國敘事。
第十部分
逐夢未來——數字時代的時尚新篇
繪畫作者:羅婕娜(線稿)、陳妍希(上色)

北京服裝學院正大步邁向嶄新的絢爛序章,通州新校區的設計與建成為學校的發展增添了無限機遇與可能。未來,學校將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時尚高校為目標,書寫一代代學子從逐夢到圓夢的傳奇。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