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喜報!北服學子參加阿里云D20全球設計院長峰會并榮獲多項榮譽
- 2025-07-13
- 來源: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
- 作者: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近日,阿里云D20全球設計院長峰會在杭州舉行。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8位同學獲得官方頒發的優秀作品證書,產品設計專業虛擬時尚設計方向學生陳佳儀憑借作品《引夢燕》的出色表現,在D20高校設計聯展中榮獲阿里云高校課程成果證書。

參會同學領取證書
此次峰會展示了北京服裝學院與阿里云設計中心聯合推進的“產學研協同育人項目”成果,參展作品來自雙方合作的《時尚綜合設計》課程。作為受邀高校之一亮相D20高校設計聯展,展示了學校在虛擬時尚設計、非遺轉化和AIGC應用領域的前沿探索。

優秀作品獲獎證書
AIGC X 扎燕風箏
陳佳儀同學課題作品《引夢燕》聚焦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技術與北京非遺扎燕風箏工藝的跨界融合與時尚轉譯。以“夢核”美學為靈感主線,在《圖說北鳶》中精心選取33張風格統一的高質量風箏圖像,進行掃描與圖像打標,構建訓練數據集。通過反復測試提示詞與LORA模型組合,在參數調試中穩定生成具有“扎燕風格”特征的圖像素材,實現傳統工藝意象的精準數字建模與審美風格提取。







課題作品《引夢燕》
在此基礎上,陳佳儀進一步搭建定制化模型,將AIGC生成的“夢核風箏”意象轉譯為時尚產品語言,通過結構解構與材質重構,將風箏的造型美、動態感與文化寓意延伸至虛擬服裝與配飾設計中,產出多款富有東方詩性與未來感的服飾作品,拓展了非遺工藝的數字敘事路徑,也為AIGC技術在文化視覺再設計中的應用提供了范式參考。

作品視頻展示
活動感悟

陳佳儀
“參加阿里云D20全球設計院長峰會,深刻感受到AI已從探索走向大規模應用。現場展示的創新AI應用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充分展現了技術的實用價值與創造力。此次參會收獲滿滿,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主動學習并將AI工具融入自身創作的重要性,也非常感謝學校提供了與行業前沿接軌的寶貴機會,拓展了學習與實踐的視野。”
推動AIGC共生共創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虛擬時尚設計教學部持續推動設計教育的數字化轉型,在阿里云設計中心支持下,不斷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與傳統文化的融合路徑。通過課程《時尚綜合設計》的實施,師生團隊積極開展AIGC實驗研究與跨媒介實踐,構建多元化的數字創作生態。
此次學院學生代表和課程在阿里云D20全球設計院長峰會的亮相,展現了北服學子在技術與文化融合上的創新力,為AIGC賦能傳統工藝的可持續路徑提供了現實案例。未來,北京服裝學院將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攜手科技平臺,培養具備數字素養、文化洞察力和創新能力的時尚設計人才。

課程展覽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