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時尚點亮城市 | 北京服裝學院承辦2025“大運河與中華文明: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分會場活動
- 2025-04-29
- 來源: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 作者: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近日,北京市通州區2025大運河文化推廣活動以“通漕天下 開運大吉”為主題,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啟幕。運河作為中華民族長盛不衰的重要文明標識,延續千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凝結展示大運河所蘊含的中華文明偉大創造力、凝聚力與生命力,本屆“大運河文化推廣活動”首次設置學術研討環節。
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物資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協辦的“大運河與中華文明: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活動在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國際時裝周永久會址舉辦,運河沿線七省九市30余位專家學者就“大運河在中華文明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創建長效保護機制,強化文旅融合,推動北京大運河文化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大運河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大運河的生活美學”等話題進行深度交流。
4月27日,由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承辦的第四分會場研討活動,以“舟楫載衣,煙火承味:大運河的生活美學”為主題在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開幕,邀請來自紡織考古、文化遺產、歷史學、服飾文化、運河時尚創新等研究領域的專家圍繞運河日常生活進行學術分享。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衣衛京教授主持研討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技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重點實驗室紡織考古實驗室負責人劉大瑋博士以《大運河流域明代出土紡織品調查》為題,以明代墓出土的棉質曳撒等為例展示研究報告,為紡織文物的保護修復、科學檢測與數字化復原提供思路借鑒。

劉大瑋作分享
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崔榮榮教授以《大運河江南傳統服飾與社會生活》為題,分享了江南地區不同時代服飾發展與變革脈絡,展示了運河沿岸不同地域社會生活對服飾演變的影響。

崔榮榮作分享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璐璐教授以《集體性與日常化:運河流域口頭傳統的突圍》為題,聚焦口頭傳統的集體性與日常化,以教育賦能活態傳承,助力民間文學類非遺項目在時代語境中實現突圍。

唐璐璐作分享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梁燕教授以《運河文化基因轉譯與時尚設計敘事》為題,分享了團隊參與的“運河文化時尚大賞”項目,提出運河文化IP的當代創新如何從文化符號提取到設計敘事的轉變,以及服裝設計為主要載體的時尚場域和城市時尚生態的構建。

梁燕作分享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杜博思(Thomas David DuBois)教授以《大運河上的飲食文化交流》為題,系統闡釋了中國河流文明的三重維度:作為食物流通的 "流動糧倉"、文化傳播的 "味覺走廊"、經濟繁榮的 "黃金水道"。

杜博思作分享
本次研討會助力2025年大運河文化推廣活動,活化了通州“大運河第一碼頭”歷史記憶,讓千年運河文脈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未來,北京服裝學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積極挖掘運河文化遺產資源,讓承載中華文明基因密碼的運河文化在青年心中煥發時代生機,為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注入源頭活水。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