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新聞
- “炎土圣風:楚漢觀照——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研究與藝術創作展”在湖南株洲博物館開幕
- 2025-03-19
- 來源:美術學院、服飾文化研究院
- 作者:美術學院、服飾文化研究院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有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3月18日,“炎土圣風:楚漢觀照——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研究與藝術創作展”在湖南省株洲博物館開幕。作為馬王堆漢墓發掘5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之一,展覽由北京服裝學院與湖南博物院、中共株洲市委宣傳部、株洲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聯合主辦,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服飾文化研究院與株洲博物館承辦。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在充滿激情的詩詞朗誦《天問》中拉開帷幕。株洲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調研員席道合、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黨委書記梁宇代表主辦方感謝領導嘉賓和社會各界對展覽的大力支持,希望以此次展覽為契機,與社會各界共同促進服飾文化傳承創新。

詩詞朗誦《天問》

席道合致辭

梁宇致辭

藝術家代表賈寶鋒發言

株洲博物館館長肖勁主持儀式

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蔣玉秋代表創作團隊向株洲博物館捐贈藝術作品

株洲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丁奇志宣布展覽開幕





主創團隊成員現場導賞與創作分享
展覽共展出北京服裝學院38位師生及特邀藝術家創作的40組360余件作品,以古代楚漢文物為靈感來源,涵蓋數字影像、染織服飾、繪畫、篆刻、雕塑、漆器等多種藝術門類。展覽主題中的“炎土圣風”來源于株洲地區早期文化史,“楚漢觀照”來源于展覽作品所依托的歷史文化淵源,反映了藝術家對以馬王堆漢墓文物為代表的早期中國楚漢文化美學的思考。






展覽作品
策展人蔣玉秋教授表示,展覽不僅是紀念馬王堆漢墓發掘這一中國考古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在傳統服飾文化研究的基礎上賡續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展覽分為天施、地化、人事、導引和未央五個單元,作品源于學者們多年積淀的科研成果和青年學子的創新嘗試。
本次展覽是繼2024年“美麗的神話:楚漢觀照——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研究與藝術創作展”在湖南的第二站巡展,湖南博物院為展覽提供前期調研、創作學術支持及館藏文物展品支持;株洲博物館提供展覽空間并聯合策展;美術學院師生構成策展與創作主力,中國畫、油畫、雕塑、公共藝術、插畫等專業和學科方向師生立足不同創作經歷和對藝術內涵的理解呈現佳作;特邀藝術家奉獻精湛的染織、漆藝復原作品。

參加活動嘉賓合影

展覽團隊與觀眾代表合影
多年來,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聚焦“以藝為主,服裝引領,藝工融合”的辦學特色,發揮服飾文化研究、美術創作等方面的資源優勢,構建“德育”“美育”融合的育人體系,扎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并積極推進與文化事業單位的交流合作,為地方文旅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