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chuàng)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
新聞網(wǎng) | 招投標公告 | 北服郵箱 | 校園內(nèi)網(wǎng) | 校長信箱

您的位置: 首頁 > 原創(chuàng)者說
- 原創(chuàng)者說|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北京賽區(qū)特等獎朱天怡:心懷熱愛,沐光而行
- 2025-01-24
- 來源:北京服裝學院學生記者團
- 作者:程喻樂嫣 盧珊 林雨軒 李欣悅 攝影:蔡臻 楊華
- 編輯:宋冰瀅
- 閱讀次數(shù):
-
【編者按】在日前結束的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ational English Competi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簡稱NECCS)中,參加D類比賽的我校美術學院2021級學生朱天怡在初賽中成績優(yōu)異,代表學校晉級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北京賽區(qū)決賽,與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眾多北京高校優(yōu)秀學子同臺競技。在北京賽區(qū)的決賽中,朱天怡同學發(fā)揮出色,成績位列北京賽區(qū)第一名,喜獲特等獎。讓我們隨記者一起,聽她聊聊參賽經(jīng)驗和學習生活。

朱天怡榮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D類特等獎
競賽之外的每一天都是競賽
在朱天怡看來,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放平心態(tài)最為重要。在考試前期,應適當放松,不過分地給自己制造壓力,按照日常的學習節(jié)奏穩(wěn)扎穩(wěn)打。當問到提升競賽成績最顯著的學習方法時,她回答:“你可以在競賽或者考試的前幾天多背一些單詞,在腦海中短暫地留下印象,幫助自己進入競賽狀態(tài)。積極去創(chuàng)造語言氛圍,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中。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反而能夠發(fā)揮得更好。”

朱天怡向記者分享學習經(jīng)驗
在競賽之外的每一天,日常英語學習打下的堅實基礎才是“備考”的關鍵。朱天怡說,平時學校的課程對于自己成績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她在采訪中談道,學校的英語老師會讓大家去讀《經(jīng)濟學人》中的文章,并不是逐字逐句地講解,而是從思維與觀念的角度引導同學們一同分析。比如外國文化與中國文化有著怎樣的碰撞,同學們可以從中收獲到什么。這讓她拓寬了思維,提升了邏輯能力,在對待一個問題時,具備了多角度思考的習慣。在這樣的訓練下,英語競賽中讓大家感到難度很高的作文也變得簡單起來。
“萬事開頭難,把基礎打實才是最重要的。”現(xiàn)在有很多同學會苦惱于英語基礎太弱,不知道怎么開始,朱天怡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經(jīng)驗。在她身邊,有很多朋友拜托她幫忙補習英語,訴說難點是“記不住單詞”。她給我們簡單地舉了一個例子:當剛學會一個高難度詞語時,無論是藝術類還是醫(yī)學類專有名詞,你能夠知道它的意思,卻不能很好地運用它。重點是把積累的詞匯有意識地放到場景和句式之中表達出來。學語言需要掌握運用它的方法,因為語言的本質(zhì)是交流。
生活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語言學習并非一日之功。作為專業(yè)學習強度很高的藝術生,能在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得特等獎絕非易事。朱天怡談到,高中時她的英語成績就很優(yōu)異,那么,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讓她選擇了美術專業(yè)?她說,高二那年生了一場病,那段經(jīng)歷使她對很多事情有了新的思考。在家養(yǎng)病的一段時間里,她閱讀了很多書籍,其中不乏藝術方面的書,這對她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藝術類書籍打開了她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讓她從病痛的苦悶中一點點走出來,發(fā)現(xiàn)世界上原來還有這么多有趣的事情。抱著新生般的心態(tài),朱天怡開始了美術學習。她說:“那段時間帶來的身體和精神上的成長,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做出重要抉擇的一個節(jié)點。”
生活總會發(fā)生很多奇妙的際遇。當我們問道,如果沒有那次經(jīng)歷,可能會轉向什么方向時,朱天怡答道,可能會是考古或者歷史專業(yè)。而這,也是她報考北京服裝學院美術學院雕塑專業(yè)的原因。“因為特別喜歡考古、文物等,所以當時滿腔熱血地報考了雕塑專業(yè),會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些。”生活總是眷顧努力學習和生活的人,無論直行還是轉彎,最后都能通往想去的方向,所有的經(jīng)歷都將化作成功最好的伏筆。
學習一門語言,能夠多獲得自我成長的途徑。朱天怡雖然學習雕塑專業(yè),但英語會為她帶來專業(yè)學習上的很多優(yōu)勢。優(yōu)秀的英語成績是國際化學習與交流的敲門磚,能為未來開辟更多道路。她分享道,尤其是在學習西方藝術史的時候,看一些英文原版書籍,直接閱讀和閱讀翻譯的感受有很大不同。好的語言能力能讓她更加輕松地去獲取更多資源,收獲更多靈感,積累更多經(jīng)驗。看似與專業(yè)無關的拓展和學習,會成為我們通向更廣闊世界的一扇“窗”。
享受人生的每一塊巧克力
競賽時的狀態(tài)也是考試的很大變量。“如果有一段時間整個人很興奮,在這時去準備的話,做什么都會很好。但是如果心態(tài)不是很穩(wěn)定,要想辦法自己去調(diào)節(jié),多干自己感興趣的、能放松心態(tài)的事情。將煩惱的事情拋開,盡快恢復良好的心態(tài)。”朱天怡同學說。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閱讀與語言之于個人,是以認知的力量去探索世界的廣袤。英語課程并不讓朱天怡覺得枯燥,相反,因為老師時常帶著他們閱讀英語雜志,如Apollo、經(jīng)濟學人等,一邊學習英語的表達方式,一邊提升思維能力,這使她始終葆有學習的熱忱。在每一次學習中去探尋本源,享受融匯貫通、學有所成的樂趣。朱天怡談到:“其實藝術專業(yè)背景會讓我在課堂之外接觸到更多全英內(nèi)容,通過藝術雜志、英文紀錄片等,積累與專業(yè)相關的詞匯和表達。學習藝術史時,探索東西方藝術的不同,語言和歷史也可以相輔相成,幫助我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英語學習與專業(yè)提升相得益彰,這些正面的反饋激勵她深耕不輟,形成良性循環(huán),不斷進步。
最后,朱天怡提到她最喜歡的電影《阿甘正傳》中的一句臺詞:“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塊是什么味道。”對于這句話,她有著自己的理解與感悟:“生活總是充滿驚喜,請好好享受自己現(xiàn)在正在品嘗的這一塊巧克力。”從英語到雕塑,從語言到藝術。在充滿挑戰(zhàn)的每個領域、每個人生節(jié)點盡情投入,在多彩的旅途中,心懷熱愛,沐光而行。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yè)生培養(yǎng)質(zhì)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yè)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