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主題教育
- 校領導慰問冬奧高性能比賽服研發團隊并頒發 “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獎牌
- 2023-05-29
- 來源:校工會
- 作者:趙雪蓮 攝影:季德銘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在第七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5月29日下午,黨委書記周志軍,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倪賽力到北京服裝學院芍藥居校區,慰問2023年“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獲得者——北京服裝學院冬奧高性能比賽服研發團隊。慰問活動由工會常務副主席徐劍主持。

領導與團隊成員合影
校領導首先走訪了科研樓一層的冬奧高性能比賽服展廳,團隊負責人劉莉介紹展覽相關情況。

參觀一層展廳
慰問座談過程中,團隊骨干教師韓燕、肖伯祥首先匯報了工作情況及體會,接下來團隊成員激情滿懷地回憶參加團隊后的收獲和體會,表達對團隊的熱愛。
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倪賽力在講話中說,作為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跨地區的團隊,由于共同科研目標凝聚到一起,將團隊成長與國家重大項目緊密結合,把握住機遇,形成創新平臺,產出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充分體現了團隊的戰斗力、凝聚力、創造力,也體現了北服“設計力、科技力、組織力、傳播力”,希望今后繼續發揚團隊協作創新精神,再接再厲,再創輝煌。

倪賽力講話
黨委書記周志軍,對整個團隊給予高度評價。她在講話中指出,本次慰問活動是一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專題調研,學校將根據團隊現有科研規劃和發展計劃、提供保障條件、給予更大的支持。希望成員繼續創新爭先、勇攀高峰,弘揚科學家精神,展現科技工作者風采,為把學校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時尚高校提供科技動力、貢獻科技力量。

周志軍講話
周志軍、倪賽力分別為冬奧高性能比賽服研發團隊頒發了“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的獎牌和證書。

劉莉(左一)作為團隊代表領取獎牌與證書
據悉,冬奧高性能比賽服研發團隊共計82人,包括來自學校五個學院的37名教師、41名研究生和4名本科生,平均年齡34歲。其中女性66人,占總人數的80.5%;黨員34人,占總人數的41.5%,形成巾幗特色鮮明的科研團隊。
團隊于2019年承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項目《冬季運動與訓練比賽高性能服裝研發關鍵技術》。項目直接為中國短道速滑隊、中國速度滑冰隊、中國花樣滑冰隊、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隊、中國鋼架雪車隊等9支國家運動隊研發訓練比賽服,助力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中獲5金2銀2銅,驗證“0.01秒就可以決定一塊獎牌的歸屬”。
在北京冬奧會籌辦過程中,團隊走遍全國10個國家運動基地,完成全部22支運動隊400余名運動員3D體型測量,攻克“快、護、暖、美”等四個關鍵技術。解決比賽服空氣動力減阻面料與服裝研發、比賽安全防護材料及裝備研制、“難美”項目藝術表現服裝定制、專業裝備研發及評價體系和設備研究等具體實踐任務。
中國創造,科技賦能冬奧會。團隊針對冬奧會訓練和比賽的復雜氣候環境條件,基于“人體-裝備-環境”系統,研發適合中國運動員體型特征與生理特性的競速與技巧類項目比賽服裝,開發具備減阻、防護、熱濕舒適等特點的高性能服裝,跨學科建成集材料選型、功能設計、樣衣制作、工效分析于一體的國際先進產學研平臺,實現冬季運動高性能服裝“中國造”。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獲認可。團隊科研成果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2021年2月和2022年1月,研發成果兩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檢閱,團隊負責人受到接見,并向孫春蘭副總理匯報。多次受國家體育總局冬季管理中心表彰,獲頒“中國冰雪科技聯合攻關單位”“中國冰雪科學家”、首屆中國冰雪之夜“耕耘者”獎項,20余次獲得科技部、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花樣滑冰協會感謝信。
追求卓越,廣泛傳播揚精神。團隊研究成果被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專題報道一百三十余次,《焦點訪談》《開講啦》等欄目曾先后專題報道,在冬奧期間單篇微博科普閱讀量超1.1億次,做出了積極的科普貢獻。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