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野性肉体狂欢大派对,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五月天_BD英语神马影院手机在线

您的位置: 首頁 > 審核評估shpg

字號: A A A

  • 本科人才培養巡禮丨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筑夢服飾 匠心致遠
  • 2024-12-09
  • 來源: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教務處
  • 作者: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教務處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編者按

    北京服裝學院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鞏固本科教學和人才培養中心地位,踐行“以本為本”和“四個回歸”,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通過全面開展人才培養質量建設工作,不斷深化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構建高水平本科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聚焦優勢、強化特色,努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學校以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為契機,深入開展自評自建工作,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F推出"本科人才培養巡禮"專欄,交流分享各學院在本科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舉措、成效、特色與優勢,推動本科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01 以一流專業建設奠定人才培養根基

    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秉承學?!耙运嚍橹?、服裝引領、藝工融合”辦學特色,面向社會和產業需求,培養高層次創新設計人才。學院現設有產品設計、工業設計兩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其中產品設計專業包括珠寶首飾設計、箱包鞋品設計、生活方式設計、虛擬時尚設計四個特色模塊。產品設計專業在QS排名中位列第7,被評為A+專業,位列全國前2%。

    1 101.jpg

    學院定位


    02 以開放辦學驅動創新人才培養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以服飾類時尚產品的設計為特色,多年來為國內服裝服飾、時尚等相關產業培養了大量優秀設計人才。作為國內藝術設計類高等院校中唯一以“服飾”命名的二級學院,聚焦服飾時尚產業,堅持以藝為主,藝工融合,形成了獨特教育特色和專業優勢。

    2 212.jpg

    學院發展沿革


    03 以多元課程體系塑造廣闊設計視野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秉承“為人民而設計”的理念,培養學生追求真善美的設計。學院設定教育目標為:設計為提升產業價值和人民生活質量;培養思維力、實現力、整合力三大能力;遵循道德、美學、獨創、情感四大設計標準。課程設置涵蓋技術、商業、文化、用戶、設計五方面,旨在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時尚設計精英。近三年,學院榮獲北京市級教學團隊、優秀本科育人團隊稱號,以及多項教學成果獎項,彰顯了領先地位。

    3 322.jpg

    人才培養體系


    產品設計專業是2019年教育部首批認定的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產品設計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人文素養和審美能力,運用設計思維和創新思維應對挑戰;聚焦全球化和時尚文化,關注新技術與工藝傳承,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致力于打造植根中國文化、具有國際化水準的一流產品設計專業。

    4 423.jpg

    產品設計專業模塊


    工業設計專業是2020年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面向普通理工類學生招生。專業建設聚焦智能工業產品設計,深入研究AI和智能制造一體化、個性化與新零售、新技術和新物種創新等服飾領域發展技術,致力于培養整合型設計創新人才。

    5 524.jpg

    工業設計專業建設


    04 以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實踐育人能力

    整合資源  構建開放式教學體系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構建開放式創新教學模式,充分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依托藝工融合優勢,推動跨學科教學協作,建立對外合作智庫??v向設置產品設計、工業設計兩大專業,產品設計專業下設珠寶首飾、鞋品、箱包、生活方式和虛擬時尚五大方向。橫向布局設計理論、設計思維、人類工效學、新材料、色彩設計、手工藝再創新等研究中心,打造系統化知識體系,確保專業建設的前沿性與創新性。與迷奇、阿里云等企業聯合開展設計工作營,攜手韓國國民大學主辦Citywalk國際工作營,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深度共享與創新實踐。

    6 625.jpg

    與企業聯合舉辦人工智能協同工作坊活動


    跨界融合  突破發展壁壘

    突破傳統專業界限,精心打造四大課程群:設計學科通識課程夯實理論基礎,核心設計專業技術課程強化專業能力,跨專業交叉企業實戰課程對接產業需求,面向未來社會創新課程培養前瞻思維。依托國家級服裝服飾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北京市實踐教學基地等優質資源,建設21間專業實驗室,開設20余門特色實驗課程,構建規范化管理體系,打造功能完善、設備先進的實踐教學平臺。

    7 726.jpg

    多學科交叉的服飾設計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產教協同  培育未來英才

    作為全國創新創業50強院校,學院與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深圳市迪桑娜皮具等知名企業深度合作,共建35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和14個實驗教學中心。2022—2023學年,組織533人次參與實地學習,同時引進企業設計總監指導創作,開展創新創業項目,助力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職業素養,成長為具有創新精神與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

    8 827.jpg

    實習基地與合作機構情況


    服務國家  厚植家國情懷

    學院致力于服務國家重大項目,積極參與奧運會服裝設計和神舟七號至神舟十號航天員艙內鞋的研發工作。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學院研發的射擊鞋品和槍衣為運動員奪冠提供了有力支持,科研成果在奧運會上亮相并助力運動員勇奪金牌。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的合作中,學院參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新一代軍備研發項目,涵蓋攜行系統、作戰靴、作戰服、作戰頭盔四個關鍵模塊。在航天領域,學院還承擔了神舟七號、九號、十號、十一號航天服飾及艙內用鞋的設計任務,展現了學院在高精尖技術領域的研發實力。此外,學院還開展了20余項可持續社會創新項目,深入貴州丹寨、甘肅東鄉等地,通過設計扶貧促進當地發展。

    9 928.jpg

    研發射擊鞋品助力運動員2024年巴黎奧運奪冠

    10 1002.jpg

    冬奧制服研發項目——配飾設計研發


    研學相承  相得益彰

    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致力于將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學,實現學科資源和科研成果向教學資源的轉化。利用服裝服飾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學科平臺,每年服務本科教學2000余人次。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通過基于教師科研項目的本科創新項目建設,提升學生科研創新能力。近三年,學生獲獎279人次,發表論文25篇,獲得專利53項,參與科研項目29項。

    11 1103.jpg

    師生獲獎部分情況


    學院積極推動高水平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近五年教師完成10余項校級教改項目,其中4項獲得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學院已完成自編和翻譯教材10余部,獲批校級優秀教材建設項目11項。

    12 1204.jpg

    項目名稱一覽


    05 以高水平師資隊伍提升教研能力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教研能力突出,其中超過半數教師具備海外留學或訪學背景,包括8位教授、21位副教授以及多位行業領軍人才,如中國設計業十大杰出青年、中國珠寶首飾設計大師、中國優秀皮具設計師等。在教師隊伍中,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學背景的教師達28人,占比45%;40歲以下青年教師34人,占比53%。教師與行業密切聯系,具有良好聲譽,在行業協會中發揮重要作用。

    師資隊伍建設情況


    06 以合作資源平臺推動學術與產業共進

    學院與國內外頭部企業建立穩定聯系,推動產教融合,科創融合;活躍于國內學術組織、行業協會,并擔任發揮重要作用,將學界、業界資源引入學校,服務教學。

    15 1507.jpg

    與頭部企業、學術組織、行業協會建立密切聯系


    學院擔任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設計標準分會理事長單位、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設計標準分會秘書處,推動發布設計團體標準,整合阿里云、小米、海爾、商飛等100多家企業合作,為實踐教學提供資源。

    16 1608.jpg

    參與多場協會活動


    學院主導成立了國內第一個以中國為主席國的設計國際學術組織——國際首飾設計高校聯盟,成功舉辦6屆北京國際首飾藝術展及論壇活動;加入CUMULUS和ICo—D國際組織,并作為秘書處聯絡和推動國際化工作。

    主辦國際會議、學術論壇和比賽活動

    20 2013.jpg

    學院教師受邀參加國際會議


    07 以學術成果檢驗助力創新人才培養

    近五年來,學生在教師科研項目中參與度達到46人次,獲得省級及以上各類競賽獎勵57人次,專業比賽獲獎180人次。其中包括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第十屆未來設計師·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全國高等院校設計作品大賽、中國(深圳)數字創意設計大賽、中國紅星原創獎、DIA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等。在學術研究方面,學生在公開期刊發表論文20篇,獲批國家發明專利21人次,創作和表演代表性作品達47人次。成果不僅體現了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也彰顯了學院教育質量和高水平教學成果。

    21 2114.jpg

    國際工作營2019西班牙之夏創意皮料設計

    22 2215.jpg

    學生作品亮相2023北京國際設計周

    23 2316.jpg

    部分優秀學生作品

    24 2417.jpg

    學生榮獲韓國K-Design Award

    25 2518.jpg

    學生榮獲IF設計獎

    26 2619.jpg

    在第十二屆國際鞋款設計比賽中榮獲金獎、銅獎

    獲得國際獎項及專利


    未來,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將進一步聚焦時尚產業,圍繞人類健康和福祉、可持續與社會創新、時尚文化和生活方式,培養兼具本土文化和全球視野的復合型創新設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