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清風北服
- “改文風”不只是“改文字”
- 2025-11-21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人民日報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文風是作風的重要表現,在改進作風中改進文風,以改進文風引領和推動作風改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說起“改文風”,不少人首先會想到“改文字”,比如,有人講改文風就是寫文章不搞穿靴戴帽、摒棄空話套話;也有人說,文字要精雕細琢、反復打磨,做到表述干凈、表意明白;還有人說,要把文章篇幅改短、把文句內容改實、把文字表達改新……這些說法都與改文風“短、實、新”的要求相關,但尚未觸及文風問題的實質和要害。
文風問題本質上是作風問題。文章為寫而寫、文件為發而發,沒有實質內容、不解決實際問題,究其根源,是形式主義作風衍生出的形式主義文風。改文風不觸及改作風,即便將文字“反復推敲”、將文稿“千錘百煉”,不僅于事無補甚至可能適得其反。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改文風之所以成了老大難問題,根子往往就出在只盯文風不抓作風,把“改文風”狹隘地等同于“改文字”。
改文風,不能僅僅停留在“改文字”“改文稿”層面,必須改之于心、改之于行,以作風之變推動文風之新。做到這一點,必須加強調查研究。有的同志習慣于“悶”在辦公室當“文抄公”“剪刀手”,寫文章、寫材料東拼西湊、拾人牙慧,這樣怎能寫出言之有物、文風鮮活的文章呢?還有的同志總是把“十月懷胎”和“一朝分娩”顛倒過來,寫文章、寫材料經常是調查研究一兩天、閉門造車十幾天,這樣寫出的文章材料,雖然文字看上去精雕細琢,但內容讀起來只能是凌空蹈虛。只有堅持“白天走干講,晚上讀寫想”,把基層走遍、把民情吃透、把問題摸準,才能掌握真情實況、產生真情實感、得出真材實料,進而寫出事業所需、群眾愛讀的好文章。
改進文風,重在推動機關轉變作風。干部個體的作風和文風,很大程度上會受單位的工作生態影響。營造有利于轉作風改文風的政治生態、工作氛圍,要嚴格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對機關單位工作運行機制、開展方式中存在的問題來一次大起底、大整改,切實把精文簡會減負、大興調查研究、聯系服務群眾等作風要求落到實處,實打實解決文字“空卷”、文章“通脹”、文件“空轉”問題。
優作風、正學風、改文風,黨員領導干部要帶好頭、作表率,一方面,要帶頭多搞調查研究,多些親自動筆,多講實話實情。另一方面,鮮明樹立用實干實績實效說話的選人用人導向,讓干部既當“筆桿子”、又當實干家,培養更多能干、能寫、能講的復合型干部,推動形成一級帶一級、層層轉作風改文風的良好氛圍。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