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時裝周
- 2024北服時裝周 | 藝術與科技專業、纖維與時尚設計實驗班展演——“生生不息”
- 2024-04-27
- 來源: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時尚傳播學院、黨委宣傳部
- 作者: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時尚傳播學院、黨委宣傳部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4月26日,作為2024北服時裝周的精彩內容,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藝術與科技專業、纖維與時尚設計實驗班迎來首次動態聯合展演,以“生生不息”為主題,集中展示了33位青年設計師的94套“藝工融合“佳作。本場秀演由時尚傳播學院表演專業學生進行演繹并參與編導。
藝術與科技專業是北京服裝學院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極具特色的專業,有著35載發展歷程;纖維與時尚設計實驗班成立于2017年,極具發展活力。二者致力于現代紡織科技與藝術設計的完美結合,以纖維為原點,融合紗線面料研究與產品創意創造,為行業培養具備紡織科技基礎知識、中華傳統文化底蘊、紡織品藝術設計創造力、時尚趨勢預測力與國際化視野的專業設計人才。
展演分為“心懷護地”“手織情暖”“視創新觀”三個篇章,展示了學生們對環保、情感和創新的探索與表達。在美輪美奐的作品中,觀眾領略到紡織設計的多樣魅力和無限可能,感受到設計的心靈共鳴、人文關懷與精美技藝,體現了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碰撞出的創造力。
“心懷護地”篇章作品聚焦環保材料運用,表達設計師對環境的關注和保護。通過聚乳酸等生物可降解環保材料的創新運用,致力于傳遞對自然的熱愛與保護,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心懷護地”單元作品
“手織情暖”篇章作品注重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傳達情感與溫度。通過手工藝與現代設計相融合,用針織等技藝表達設計,讓觀眾感受到溫暖與情感的交融,體味手工藝的獨特魅力。





“手織情暖”單元作品
“視創新觀”篇章則帶領觀眾領略視覺沖擊與創新設計。作品突破常規,從衍紙、建筑等藝術中汲取靈感,讓觀眾在視覺上得到全新震撼與啟發,展示紡織美學與創新設計的靈動交匯。





“視創新觀”單元作品
記者對部分青年設計師進行了采訪。汪庭羽作品“清之霓裳羽”從創意圖案和環保聚乳酸材料出發,結合清朝女性傳統紋樣和宋錦面料組織結構的創新設計,展現文化、藝術、設計、工藝與材料的有效結合,凸顯藝工融合的優勢與特色,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汪庭羽設計作品
李靜怡作品主題為“憶枯榮”,融合使用了植物拓染、熱轉印及扎染等工藝。設計師使用柔軟輕盈、有光澤感的綢緞和真絲面料,將傳統技法和現代工藝結合,通過款式放大產生不一樣的美感。




李靜怡設計作品
鄧甜蓉作品“水果視界”,利用不同材料和織物特性結合來表現水果表皮特征及形態,從多個角度來認識、觀察、親近感受水果。通過織物傳遞給人沉浸式的氛圍,進一步探討了針織結構與綜合材料相結合表現水果特征的可能性。



鄧甜蓉設計作品
春生夏長,萬物并秀。今晚秀場星光閃耀,藝術與科技專業、纖維與時尚設計實驗班2024屆畢業生盡情綻放對專業的熱愛、對未來的祈盼。現場500余名來自社會各界的嘉賓、師友共襄此刻、溫暖祝福。據悉,更多作品將于4月28日至5月18日以靜態展形式在藝術樓銀色大廳展出。


謝幕表演

師生合影

2024北服時裝周日程表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