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服裝學院是一所有著深厚家國情懷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時尚高校。學校前身是1959年2月創建的北京紡織工學院,1961年7月更名為北京化學纖維工學院,1987年2月改擴建為北京服裝學院,是我國第一所公辦服裝高校。1998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轉為藝術院校,2020年明確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學。 詳情
您的位置: 首頁 > 北服故事
- 北服故事·校友談 | 陳野槐:與美同行的時尚之旅
- 2024-01-21
- 來源:黨委宣傳部、北京服裝學院學生記者團
- 作者:黨委宣傳部、北京服裝學院學生記者團
- 編輯:于思佳
- 閱讀次數:
-
編者按
回首耕耘路,合力啟新程。為迎接建校65周年,傳承文化底蘊與奮斗底色,黨委宣傳部與離退休工作處、國內合作與校友工作處聯合策劃“北服故事·口述歷史”及“北服故事·校友談”專欄征集活動。尋找曾在北服工作、學習的教職工與校友,再現親歷、親見、親聞,記錄薪火相傳的精彩瞬間,感知與美同行的躍動脈搏,傳遞風雨同舟的眷戀思念,奔赴扮美中華的壯闊征程。如果您也是有故事的北服人,歡迎投稿或提供線索至xcb@bift.edu.cn(請注明“北服故事”)。
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原服裝系)服裝工程專業1988級校友、GRACE CHEN品牌創始人陳野槐講述她的北服故事。
夢想開始的地方
幼年時的點點光影,以繽紛的色彩在陳野槐心中勾勒出夢想的畫卷。她說,父親是位熱愛藝術的工程師,熱衷看電影和時尚雜志,耳濡目染下,她兒時便對電影中的人物形象產生了濃厚興趣。她開始了解跟服裝相關的書籍,也畫一些時裝畫,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的夢想在心中萌芽。

小時候認真繪畫
1988年是北京服裝學院服裝工程專業第一次招生,身為理科生的陳野槐,在志愿表上只填報了北京服裝學院服裝工程專業。在陳野槐看來,北服是代表中國服裝設計教育最高水準的院校。她說:“上北服是一件必然發生的事情,因為這就是我的理想。”也正是在北服這片沃土,她對職業生涯逐漸有了更加清晰的想法與規劃。
“我記得剛到學校時,看到有一個服裝閱覽室(現圖書館時裝信息中心),那里有很多原版藝術類書籍和外國時裝雜志,那時候能看到國外的出版物可是很難的!”于是她總往圖書室跑,一待就是一天。從書中她了解到許多著名設計師的成長經歷,收獲了新的啟發。她說:“我想要做自己的品牌這件事情,現在回想,正是從那時就種下的愿望。”

大學期間手繪圖
本科畢業后,陳野槐選擇繼續在北服服裝設計專業深造,師從李克瑜教授。李克瑜教授是中國著名舞臺服裝美術家、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服裝設計的大師。陳野槐深得李老師的真傳,成為其最看重的學生。她感慨:“多年來,北服在我心中一直有著神圣的意義,它是夢想的搖籃。近年來母校發展變化非常大,這種變化也是創新力與生命力的體現。”陳野槐堅信,我們要有自己的時尚語言和時尚體系,而北服作為紡織服裝和時尚教育界的領軍者,已然擔當起創新時尚體系的重任。她認為北服是一個極具生命力的地方,這種生命力源自它不斷創新的精神,無論是面料研究、工藝傳承、產品企劃還是創新課程的開設都能體現這一點。

1994年,與媽媽、妹妹和李克瑜老師(左一)在一起

1995年4月,與父親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個人碩士畢業作品展
不做“美”的旁觀者
研究生畢業后,在遠赴美國紐約時裝學院FIT學習而后又參加工作的十五年間,陳野槐先后擔任紐約ZumZum、Halston以及洛杉磯TadashiShoji等著名國際時裝公司的設計師和設計總監。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和摸索嘗試,陳野槐看到許多知名品牌詮釋屬于西方的美,自己身邊的從業者卻很少有人去思考,如何通過現代服裝設計去體現中國審美。
而她一直在尋找可以闡述中國文化的關鍵詞。多年的經驗積累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究讓她鎖定“靜”“深”“富”這三個字,“我認為,這三個字不僅是用來形容服裝設計的,更代表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審美取向,也凝聚了中國人共有的氣質。”把內斂的、有深度的中國思考融入時裝,使其散發出獨特的意蘊,再由服裝去反哺穿著者的氣質,在這樣的體會與領悟中,2009年,她創立了個人同名品牌“GRACE CHEN”,以與眾不同的風格引領全新的中式風潮。

GRACE CHEN品牌審美三元素
“靜”“深”“富”是GRACE CHEN品牌中重要的審美三元素。其中,“靜”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美意境,體現了含蓄的氣質和浪漫的情懷;“深”代表了現代感、個性、沖突和力量;“富”代表了東方女性的雍容華貴、沉穩大氣和圓滿多福,也象征著內外兼修。在北服多元化的學習讓陳野槐確定了自己的設計方向和設計理念,也使設計風格逐漸清晰。在談到這點時,她說:“發掘美的本質的過程中,你越靠近它就代表著你的高度在不斷提升,而高度決定著廣度,設計才能呈現出更多形式。在設計中,真正意義上的風格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內在精神的表達。好的設計是找到自己的核心精神內涵,并于外在呈現上不斷變化與革新。”
“我們自己需要先了解中國審美,再去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魅力。” 作為一名優秀的服裝設計師,陳野槐與團隊一步步踐行。她榮獲全國紡織行業“紡織木蘭獎”,成為中國“定制專業委員會”創始會員。“用中國美做設計,就是絕對不跟風,而是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只有富有充沛情感和底蘊的設計,才能直擊人心。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韻與法、象與意的美,如高山流水、清泉溪流,緩緩流淌在國人的血脈里。陳野槐表示,立足當代的設計需要考慮人民的審美和需求,使作品在美的基礎上賦予更多價值。


陳野槐在工作中
東方美的傳播者
陳野槐經常說,不做所謂流行的衣服,只做永不過時的設計。這也是北服開放、創新的學習氛圍帶給她的影響。一個時裝設計作品的成功不僅需要獨一無二的設計,對流行趨勢的考量和對消費趨勢的理解同樣重要。在“靜”“深”“富”的品牌理念下,陳野槐系列作品《中國風雅·琴棋書畫》《紅樓夢境》《唐詩大境》《宋詞心境》《清歡集》等呈現出獨具特色的風格和魅力。

《中國風雅·琴棋書畫》

《唐詩大境》

《宋詞心境》

觀看系列作品發布秀
陳野槐說:“服裝設計作為一個為人民服務的領域,不能把古代的風格強加在現代人身上,這些是行不通的。”人們對于服裝的需求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但對時裝的興趣始終不會消亡,如何用新的方式滿足穿著者,是設計師必須探究的課題。陳野槐對潮流的把握引領和對消費者消費需求的探究,讓她的品牌具有很強的“確定性”,成為服裝設計領域一個閃耀奪目的坐標。
陳野槐寄語學子,服裝設計藝術最重要的是傳遞人生不同階段對于生活的理解,豐富的人生經歷會帶給設計師更多靈感。要通過作品表達獨特的美,體現“為真實生活而設計”。“在學校要盡可能多地去讀書、學習專業知識,開拓眼界,將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結合在一起。每段經歷都是寶貴的財富,都會給予自身成長的力量。”
總是仰望星空,始終腳踏實地。回望夢想開始的那方校園,正值芳華的青年眼中閃耀著光輝。與美同行的時尚之路上,傳承美、發現美、創造美、傳播美,陳野槐為中華文化在世界時尚舞臺的瑰麗綻放打開一扇夢想之門。
相關新聞
重要通知
- 關于以北京服裝學院名義舉辦賽事活動的聲明
25-06-27 - 關于開展2024屆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的通知
25-05-30 - 關于2024年申請增設新專業的公示
24-08-25
北服視覺


打印本頁
